閱讀文章,完成問題。
山屋
吳伯簫 ①屋是掛在山坡上的。門窗開處便都是山。不叫它別墅,因為不是旁宅支院頤養(yǎng)避暑的地方:喚作什么樓也不妥,因為一底一頂,頂上就正對著天空。無以名之,就姑且直呼為山屋吧,那是很有點老實相的。
②搬來山屋,已非一朝一夕了;剛來記得是初夏,現(xiàn)在已慢慢到了春天呢。憶昔入山時候,常常感到一種莫名的寂寞,原來地方太偏僻,離街市太遠啊。可是習(xí)慣自然了,又愛了它的幽靜;何況市鎮(zhèn)邊緣上的山,山坡上的房屋,終究還具備著市廛與山林兩面的佳勝呢。想熱鬧,就跑去繁囂的市內(nèi):愛清閑,就索性鎖在山里,是兩得其便左右逢源的。倘若你來,于山屋,你也會喜歡它的吧?傍山人家,是頗有情趣的。
③譬如說,在陽春三月,微微煦暖的天氣,使你干什么都感到幾分慵倦;再加整天的忙碌,到晚上你不會疲憊得像一只曬膩了太陽的貓么?可是大大的睡了一場,寅卯時分,你的夢境不是忽然透出了一絲綠瑩瑩的微光么,像東風(fēng)吹過經(jīng)冬的衰草似的,展眼就青到了天邊。恍恍惚惚的,屋前屋后有一片啾唧哳哳的鬧聲,像是姑娘們吵嘴,又像一群活潑潑的孩子在嘈雜亂唱;兀的不知怎么一來,那里“支幽”一響,你就醒了。立刻你聽到了滿山滿谷的鳥叫。縹縹緲遙的那里的鐘聲,也嗡嗡的傳了過來。你睜開了眼,窗簾后一縷明亮,給了你一個透底的清醒。靠左邊一點,石工們在丁東的鑿石聲中,說著嗚嗚嚕嚕的話;稍偏右邊,得得的馬蹄聲又仿佛一路輕的撒上了山去。一切帶來的是個滿心的歡笑啊。那時你還能躺在床上么?不,你會霍然一躍就起來的。衣裳都來不及披一件,先就跳下床來打開窗子。那窗外像笑著似的處女的陽光,一撲就撲了你個滿懷。
④那山上一抹嫩綠的顏色,使你深深的吸一口氣,清爽是透到腳底的。瞧著那窗外的一叢迎春花,你自己也仿佛變作了它的一枝。
⑤要是夏天,晌午陽光正毒,在別處是熱得湯煮了似的了,山屋里卻還保持著相當(dāng)?shù)臎鏊F律鲜峭L(fēng)的。四周的山松也有夠濃的蔭涼。敞著窗,躺在床上,噪耳的蟬聲中你睡著了,噪耳的蟬聲中你又醒了。沒人逛山。樵夫也正傍了山石打盹兒。市聲又遠遠的,只有三五個蒼蠅,嗡飛到了這里,嗡又飛到了那里。老鼠都會瞅空出來看看景的吧,“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心跳都聽得見撲騰呢。你說,山屋里的人,不該是無懷氏之民么?
⑥可是,我得告訴你,秋來的山屋是不大好斗的啊。若然你不時時刻刻咬緊了牙,記牢自己是個男子,并且想著“英國的孩子是不哭的”那句名言的話,你真擋不了有時候要落淚呢。黃昏,正自無聊的當(dāng)兒,陰沉沉的天卻又淅淅瀝瀝的落起雨來。不緊也不慢,不疏也不密,滴滴零零,抽絲似的,人的愁緒可就細細的長了。真愁人啊!想來個朋友談?wù)勌彀桑祥L的山道上卻連把雨傘的影子也沒有;喝點酒解解悶吧,又往哪里去找個把牧童借問酒家何處呢?你聽,偏偏墻角的秋蟲又凄凄切切唧唧而吟了。
⑦最可愛,當(dāng)然數(shù)冬深。山屋爐邊圍了幾個要好的朋友,說著話,暖烘烘的。有人吸著煙,有人就偎依在床上,唏噓也好,爭辯也好,鎖口默然也好,態(tài)度卻都是那樣淳樸誠懇的。回憶著華年舊夢的有,希冀著來日尊榮的有,發(fā)著牢騷,大夸其企圖與雄心的也有。怒來拍一頓桌子,三句話沒完卻又笑了。
⑧若有三五鄉(xiāng)老,晚飯后咳嗽了一陣,拖著厚棉鞋提了長煙袋相將而來,該是歡迎的吧?進屋隨便坐下,便爾開始了那短短長長的閑話。八月十五云遮月,單等來年雪打燈。說到了長毛,說到了紅槍會,說到了稅,捐,拿著糧食換不出錢,鄉(xiāng)里的災(zāi)害,兵匪的騷擾,希望中的太平豐年及怕著的天下行將大亂:說一陣,笑一陣,就鞋底上磕磕煙灰,大聲的打個哈欠,“天不早了。”“總快雞叫了。”要走,卻不知門開處已落了滿地的雪呢。
⑨原來我已跑遠了。急急收場:“雪夜閉戶讀禁書。”你瞧,這半支殘燭,正是一個好伴兒。
1934年4月6日,青島萬年兵營
(有刪改)【結(jié)構(gòu)?精巧】
(1)閱讀文章,梳理結(jié)構(gòu),完成下面的思維導(dǎo)圖。

【手法?精妙】
(2)本文采用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相結(jié)合的敘述方式。請談?wù)勂涿钐帯?br />【語言?精美】
(3)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①那窗外像笑著似的處女的陽光,一撲就撲了你個滿懷。(加點的“撲”字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感受?)
②陰沉沉的天卻又淅淅瀝瀝的落起雨來,不緊也不慢,不疏也不密,滴滴零零,抽絲似的,人的愁緒可就細細的長了。(刪去加點的部分,全句的表達效果會有怎樣的變化?)
【意境?精深】
(4)有同學(xué)評價:“從《山屋》一文中來看,吳伯簫所追求的就是如桃花源中人一般避世而居。”你贊同這種看法嗎?結(jié)合文章及鏈接材料,談?wù)勀愕目捶ā?br /> 【鏈接材料】
1931年初冬,大學(xué)畢業(yè)后的吳伯蕭來到了青島,在國立青島大學(xué)找了一份工作,薪金微薄。1932年夏天,他搬到了八關(guān)山山麓的一處陋舍里,這就是“山屋”。八關(guān)山歷史上曾叫過“萬年山”,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期間,將德國的俾斯麥兵營作為萬年兵營,遂兵營附近之山,被稱為“萬年山”。有許多作家將在青島完成的作品,落款為寫于“萬年兵營”。
【答案】(1)①床上納涼,安靜涼爽 ②深秋黃昏 ③細雨淅瀝,愁苦寂寞 ④寒冬雪夜⑤四季的季節(jié)變遷(時間)
(2)“我”在文中是山屋的主人,“你”就是“我”假想中所邀請的客人。整篇散文仿佛就是主客之間的一場對話,主人細心熱情地向客人描述著客人將會欣賞到的山中景致,以及將會得到的審美享受。以主客間中的交流引出話題無數(shù),使山居之美具體可感,一下子就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這種手法比之單純地直抒胸臆更能引發(fā)讀者的認同感,使讀者在潛移默化中認可了自己就是文中的“你”,從而隨著作者的引導(dǎo)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見作者之所見,感作者之所感,因此而獲得了一種不同尋常的藝術(shù)感染力。
(3)①“撲”字讓我們感受到陽光就像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撲了上來,表現(xiàn)出陽光燦爛明媚,傳達出作者心情的愉悅。
②加點詞從落雨的速度以及雨勢的大小來寫,連用四個“不”字既表現(xiàn)出秋雨的細長,又吻合作者無聊的心境(如從“雨與愁”角度來答也可以),刪去,秋雨的特點不夠突出,表現(xiàn)力不足。
(4)示例一:不贊同。我認為“避世而居”并不是作者的追求,此文寫于1934年,那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而“萬年兵營”的叫法與日本侵華歷史有關(guān),表明作者居于陋室,薪金微薄卻心系社會。他自得其樂,精神生活充實而滋潤,春夏季節(jié)看到的是山間動人的景致;秋雨淅瀝,想著“英國的孩子是不哭的”,嚴冬,以殘燭為伴,閑話時局,說一陣笑一陣,字里行間流露出一股樂觀向上的氣息,文章處處可以感受到他對自然對人生的信心與熱愛。這表明他并不是隱居避世。
示例二:贊同。我認為作者追求的就是“避世而居”,此文寫于1934年,那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薪金微薄,只能居住于山屋。此文中,他著重描繪的是在山屋中人與自然和諧融為一體的優(yōu)美意境,從中可以看出他渴望遠離塵世,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
(2)“我”在文中是山屋的主人,“你”就是“我”假想中所邀請的客人。整篇散文仿佛就是主客之間的一場對話,主人細心熱情地向客人描述著客人將會欣賞到的山中景致,以及將會得到的審美享受。以主客間中的交流引出話題無數(shù),使山居之美具體可感,一下子就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這種手法比之單純地直抒胸臆更能引發(fā)讀者的認同感,使讀者在潛移默化中認可了自己就是文中的“你”,從而隨著作者的引導(dǎo)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見作者之所見,感作者之所感,因此而獲得了一種不同尋常的藝術(shù)感染力。
(3)①“撲”字讓我們感受到陽光就像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撲了上來,表現(xiàn)出陽光燦爛明媚,傳達出作者心情的愉悅。
②加點詞從落雨的速度以及雨勢的大小來寫,連用四個“不”字既表現(xiàn)出秋雨的細長,又吻合作者無聊的心境(如從“雨與愁”角度來答也可以),刪去,秋雨的特點不夠突出,表現(xiàn)力不足。
(4)示例一:不贊同。我認為“避世而居”并不是作者的追求,此文寫于1934年,那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而“萬年兵營”的叫法與日本侵華歷史有關(guān),表明作者居于陋室,薪金微薄卻心系社會。他自得其樂,精神生活充實而滋潤,春夏季節(jié)看到的是山間動人的景致;秋雨淅瀝,想著“英國的孩子是不哭的”,嚴冬,以殘燭為伴,閑話時局,說一陣笑一陣,字里行間流露出一股樂觀向上的氣息,文章處處可以感受到他對自然對人生的信心與熱愛。這表明他并不是隱居避世。
示例二:贊同。我認為作者追求的就是“避世而居”,此文寫于1934年,那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薪金微薄,只能居住于山屋。此文中,他著重描繪的是在山屋中人與自然和諧融為一體的優(yōu)美意境,從中可以看出他渴望遠離塵世,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3 8:0:10組卷:3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臘八粥》)本文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等的描寫,表現(xiàn)了“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發(fā)布:2025/3/13 3:30:1組卷:32引用:3難度:0.0 -
2.課外閱讀。
渴望 曉萌今年過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輛滑板車。街上的孩子們好多人都有。男孩子們湊到一塊兒會比賽,滑得最快最溜的那個,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曉萌就開始為自己的禮物作謀劃。他給爸爸詳盡描繪了一個人蹬上滑板車之后的愉快感覺。然后,他在作業(yè)本的反面盡可能準確地畫出一輛滑板車的圖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張價格調(diào)查表,上面開列著每個商場出售的滑板車的不同品牌、不同質(zhì)地以及不同價格的清單。爸爸聽完后,只是說一句:上學(xué)吧。曉萌愣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爸爸的話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沒見到爸爸的任何動靜。為保險起見,他把那張滑板車價格調(diào)查表拿出來,用黑筆描得粗粗的,先擱在爸爸的枕頭邊,又用醬菜瓶壓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曉萌心里想,爸爸肯定會看見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曉萌徹底傷心了,因為爸爸什么也沒有買。曉萌在家里垂著頭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書包,出門上學(xué)去了。
(1)曉萌今年過生日渴望得到一輛滑板車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曉萌為自己的禮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謀劃?想一想,在文中用“ ”畫出來
(3)第3段中畫橫線放、擱、壓、粘三個動詞表現(xiàn)了曉萌
(4)《渴望》想告訴讀者的是什么?說說你的理解。發(fā)布:2025/3/13 4:0:1組卷:6引用:1難度:0.0 -
3.課內(nèi)閱讀。
……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沒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兒還同時想起染缸里的臟水。
“棗子同赤豆擱多了。”媽媽解釋的結(jié)果,是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雖說是棗子同飯豆擱得多了一點兒,但大家都承認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寶粥的顏色是
(2)媽媽做的八寶粥好吃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用“ ”畫出來。
(3)結(jié)合課文想一想,作者詳寫的是發(fā)布:2025/3/13 3:30:1組卷:7引用:1難度:0.9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