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青少年健康的情感狀態是什么樣的?所謂健康情感就是指符合青少年發展需要的情感,包括豐富高尚的情感,會靈活恰當的調控情感,能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盧家教授調查發現,情感與青少年的身心狀況有直接關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都是與心理有關的疾病,癌癥甚至普通的感冒也和情緒相關愉快的情緒,甚至會讓青少年個子長高。”心理學研究顯示:積極健康的情感,對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有很大影響,好心情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智商,在所有非智力因素中,只有情感能直接影響智力。綜上可以看出積極或消極的情感會對青少年的行為活動起增力或減力作用,同時也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響青少年認知學習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對青少年成長來說,健康情感是其發展之本。(摘編自《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1期)
材料二
憤怒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憤怒,悲傷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悲傷,很多人想得到答案。他們想要得到的是一種外在的、可以將他們自身的情緒“打敗”的力量。或是希望能夠有一種方法將他們的情緒消除。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只要讓情緒消失,或是將情緒死死地在地上,情緒就能夠乖乖聽話了。但實際上情緒管理如同治水,水非無根自然不可能憑空消失;水不可堵,愈堵愈生災禍。
情緒既然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時候我們就沒有任何的辦法讓它消失情緒系統是人體生理系統與認知系統交叉結合的一部分,你無法壓制它,你也不可能“堵”住它。所有被你拒絕、逃避、壓抑的情緒最終都會在到達你情緒抑制的限時,以更加猛烈和具有破壞性的方式爆發出來。所以,情緒管理的本質其實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納自己情緒的前提下,依舊能夠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動。(摘編自心理服務平臺壹心理) 材料三
情緒從本質上來講,是動機、欲望滿足與否的表現。欲望滿足時,我們開心、高興、興奮各種積極情緒。欲望沒有實現時,我們傷心、生氣、憤怒,各種消極情緒。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我們有欲望,我們易受傷害。而我們的大部分欲望,來源于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欲求未被及時滿足,我們太容易受傷害;也源于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沒有及時得到父母等“重要他人”的認可與支持。每一次情緒的發生,其實都是我們覺察與成長的機會。
覺察情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身體反應,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更了解、對身體更敏感,從而可以提高自己的直覺能力,提升自己的靈性水平,讓我們更容易與自己、他人、自然聯結覺察的同時,也是機會,讓我們可以深入去分析自己的行為模式,分析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那些未滿足的欲望與期待,然后通過“接納”“原諒”“轉變”等方式放下、成長,如此,我們在面臨很多情境時,可以放下自己的欲求與原來的應對方式,也就不會再有情緒,也就可以坦然應對。
材料四
Thompson為情緒調節提供了可操作的定義,他認為“情緒調節是指個體為完成目標而進行的監控、評估和修正情緒反應(特別是情緒強度和持續性)的內在與外在過程”。他把情緒調節既看作一種加工過程又看作一種加工結果。Thompson的用內部過程來調節情緒,也可以用擴大積極情感,也包括抑制消極情感:我的界定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情緒調節既包括擴大積緒調其次,既可以用外在和社會的因素來調節情緒。再次,盡管有時候情緒調節包括改變具體情緒,它更多的是改變情緒的強度。最終這個界定重視目標的取得。Walden和Sith認為,情緒調節包括積極情緒平衡,這個過程包括情境的可塑性、社會暗示的覺知、與情緒相關的信息、以積極的功能性方式實現某人目標時所具有的情緒。
(摘編自《情緒調節及其相關概念辨析》,《河北大學學報》2012年9月)(1)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DD
A.積極健康的情感,對青少年的智力因素影響起著很大作用,這是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實了的。
B.要想讓存在的情緒能夠乖乖聽話,那就要讓情緒消失,或壓制情緒,將它死死地摁在地上。
C.情緒管理的本質就是抵制不良情緒,無論什么情況,都能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動。
D.成長中的欲求未被及時滿足時,容易產生傷心、生氣、憤怒等消極情緒,所以我們要降低欲求。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C
A.積極健康的情感,對青少年的行為活動、身心健康、認知學習活動的質量和效率都會有影響。
B.消極情緒被拒絕、逃避、壓抑到一定程度時,它會更加猛烈和具有破壞性的方式爆發出來。
C.情緒產生本質上說都有其合理性,情緒調節既包括改變情緒的強度,它更多的是改變具體情緒。
D.情緒的調節是個體為完成目標而進行的內在和外在的過程,它既是加工過程,也是加工結果。
(3)請結合上述材料,概括出青少年要進行情緒調節時可以考慮的兩條基本途徑。
【答案】D;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列材料,根據新聞提供的信息,歸納:未來人才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4月26日,澎湃新聞從北京大學獲悉,北大清華聯手開啟通用人工智能實驗班,在人才培養方面,通班在本科階段教育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把錘煉學生品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感,使之成為立足中國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國之棟梁。
通班以培育“通識、通智、通用”的世界頂級復合型領軍人才為培養目標,在課程設置方面,以通用人工智能為核心建設知識體系,開設課程涵蓋人工智能六大核心領域,包括:視覺、語言、認知、機器人、機器學習、多智能體等。通班多開設交叉學科課程,清華北大將相互合作、優勢互補。發布:2025/1/3 8:0:45組卷:0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達爾文把這一行為稱作“最獨特和最具人類特征的表情”。達爾文早在研究進化論時就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他發現,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人,感到難為情時都會面紅耳赤,而包括一些靈長類在內的高級動物卻不會出現臉紅。達爾文解釋不了這種奇怪的現象。著名生物學家、美國埃默里大學的弗朗斯?德瓦爾教授也把臉紅描述為“進化史上最大的鴻溝”之一。他說:“我們是唯一在尷尬情境下或者謊言被揭穿時臉會變紅的靈長類動物。”可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這種表達內心情感的信號呢?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臉紅是由人的大腦決定的。當遇到特殊刺激時,人們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號傳給大腦皮質,而大腦皮質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腎上腺,而腎上腺受到刺激,就會分泌出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在體內由酪氨酸轉變而來,它的作用的特點是,少量分泌時能夠使血管擴張,尤其能夠引起臉部的皮下小血管擴張;可是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的時候,反而會使血管收縮。當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號傳入大腦的時候會分泌少量腎上腺素,就會引起面部血管擴張,血流增加,血的顏色是紅的,所以容易引起臉紅。
科學家認為,如果人類早期社會可以用“險惡、野蠻和無禮”來描述的話,那么冒犯是可能導致暴力沖突的。結果,人類就進化出表達歉意的方式,以告訴別人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后悔。
想想你們家那條狗的表現,當在院子里刨坑被發現時,它就在地上打滾,躺在地上展示它的肚子,告訴你它不想在此時挑戰你的憤怒——這是懊悔的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對一條在地上翻滾的狗繼續保持憤怒。與此類似,臉紅可能是人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感到懊悔的標志。通過臉紅,我們可以告訴別人認識到自己做得不對,我們正為此付出代價。而此時看到我們臉紅的人則可以了解我們在那一刻所經歷的不快感受,臉紅也許就是我們對所犯錯誤表示歉意的身體語言。
當然,對人類來說,語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語言是受意識控制的,可以進行欺騙,而不受意識控制的臉紅卻能透露真實的想法。這些想法有時是你想用語言掩飾的。臉紅發出的信號有時甚至比語言還要準確,臉紅會讓人們的撒謊變得困難。因此臉紅使人類保持誠實可信,促使群體更團結。
在哺乳動物中,只有靈長類具有三色視覺,能夠看到由三原色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動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馬、狗、貓等,幾乎不會分辨顏色。反映到它們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種顏色,如同我們看黑白電視一樣單調。感謝造物主讓人類有一雙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這雙眼睛才能捕捉到臉紅的信息。
(選自《課外閱讀》,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最準確的是
A.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
B.人類“臉紅”的原因和社會作用。
C.“臉紅”是人類表達歉意的身體語言。
D.人類為什么“臉紅”及人眼的敏感。
(2)下列對文章最后一段所用的說明方法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舉例子
B.列數字
C.分類別
D.打比方
(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是
A.第一段畫線句子運用設問,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引出下文說明內容。
B.人類需要臉紅這種表達內心情感的信號,可能是為了告訴別人自己正因錯誤行為而懊悔,以避免冒犯可能導致的暴力沖突,從而促使人類講誠信,更團結。
C.第四段中“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對一條在地上翻滾的狗繼續保持憤怒”中的“大多數”從范圍上對說明對象加以限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D.臉紅和語言相比,不受意識控制的臉紅更能傳遞人類的真情實感,臉紅發出的信號比語言要更準確。發布:2025/1/3 4:0:1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精研技藝 氣焊薄鋁——記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丁照民劉以晴“丁師傅,人齊了。快點讓咱見識見識!”在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泵業分公司,丁照民的工作室內聚集了一群年輕工人。鉚焊班班長丁照民笑著點頭,拿起一片薄到用手可以輕易撕開的鋁片,手持氣焊,眨眼間,厚度不超0.3毫米鋁片上的小孔被氣焊焊補。大家小心地傳看鋁片,紛紛點贊。
厚度只有零點幾毫米的薄鋁類金屬素來焊接難度大,單憑肉眼很難判斷焊接情況,稍不留神就會焊穿。如何實現精準焊接?丁照民的答案是:“練,練到有肌肉記憶。”
1986年,丁照民進廠成為焊工學徒,“每天上班,先從師父那里拿兩包焊條。”一包焊條120根左右,丁照民要求自己一天內要全部焊完,“手酸到吃飯都沒勁夾菜。”1987年,丁照民參加工廠技能比賽。焊工一般3年出徒,但他卻在40多名焊工中拿到了第三名。此后,他自修了機械制造設計大專及本科課程,還自學了鉚、鉗、鍛等技術。
時間一久,工廠有啥技術難題,大家總會想到涉獵廣泛又熱心的丁照民。2013年,加工中心的排屑器突然停轉,內部鋁屑無法排出,效率大受影響。“那東西外形像大彈簧一樣,咱可以自己做。”丁照明很有信心。
丁照民仔細觀察排屑器以及和它相連的設備,不時在紙上記錄數據,接著找了一根89毫米的鐵管和幾根方鐵,反復敲打燒熱的方鐵,直到其與鐵管曲度一致。一個多小時后,丁照民自制的排屑器被安裝到了機器上,結果發現不僅可以正常使用,甚至比原來的更加貼合。
除此之外,讓工人無需反復彎腰取件的工位器具舉升車、將加工粉塵溶于水再通過氣體排出的凈化器……30多年來,丁照民累計完成創新成果700多項,創收效益100余萬元。
“一個人再有能耐,個人作用也有限。”2010年,遼源技師學院向丁照民發出邀請,他欣然接受,義務授課,負責高難度焊接的實操課程教學,一教便是十多年。如今,丁照民已帶出40多名學員,其中包括2名省級首席技師和9名高級技師。
午休時間,丁照民走出工作室,看著車間里仍在練習焊接的年輕人說:“他們現在正是體力耐力都好的時候,再把我這幾十年的經驗都學過去,將來一定會成為好工匠!”
(有刪改)(1)文章開頭的畫線句子,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2)丁照民是怎樣成長為技術能手的?請依據文章內容簡要概括。
(3)從全文看,文章最后兩段寫丁照民帶徒弟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發布:2025/1/3 0:30:1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