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
癡人賣豆 隋時有一癡人,車載烏豆入京糶①之。至灞②上,車翻覆豆入水便棄而歸欲喚家人入水取。去后,灞店上人競取將去,不復遺馀。比回,唯有蝌斗蟲數千,相隨游泳。其人謂仍是本豆,欲入水取之。蝌斗知人欲至,一時驚散。怪嘆良久,曰:“烏豆,從你不識我,耳背我走去;可畏我不識你,而一時著尾子。”
(注釋) ①糶(tiào):賣出(糧食)。 ②灞(bà):灞河邊的地名。灞:河流名。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C
A.隋時有一癡人/更有癡似相公者
B.比回/今非昔比
C.去后/去國懷鄉
D.不復遺馀/是以先帝選拔以遺陛下
(2)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車 翻 覆 豆 入 水 便 棄 而 歸 欲 喚 家 人 入 水 取
(3)請談談你從文中獲得的啟示。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6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魚我所欲也》中第1段說“非獨賢者有是心”,第2段說“此之謂失其本心”,根據本文的具體內容,結合《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告子上》等篇章,談談你對“本心”的理解。
發布:2024/12/27 1:0:4組卷:21引用:3難度:0.6 -
2.《魚我所欲也》主要闡述了“舍生取義”的道理。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教育部新修訂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
發布:2024/12/27 0:30:2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
【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嘗謂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外官五品以上,祿秩①優厚,一年所得,其數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萬。一朝彰露,祿秩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③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詩》云:‘大風有隧,貪人敗類。’④固非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徑,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⑤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朕今以蜀王為元龜⑥,卿等亦須以延年為覆轍也。”
(選自《貞觀政要?貪鄙》)【注釋】①祿秩:俸祿。②規:貪求。③公儀休:春秋時期魯相。④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大風刮得猛,貪人敗壞族類。是說一人貪會貽害很多人。⑤大司農:官名。漢武帝時設置大司農,掌錢谷之事。⑥元龜:本指大龜。這里引申為“可作借鑒的例子”。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之妻私臣:偏愛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想要
C.皆以美于徐公:都
D.今齊地方千里:地方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②昔公儀休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
(3)從【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4)【甲】【乙】兩文分別運用了設喻和舉例的說理方式,請結合原文進行簡析。發布:2024/12/27 1:0:4組卷:19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