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人工魚礁”是人為在海中設置的一種構造物,能為魚蝦等提供生長、產卵和棲息的場所。研究者提出了“多營養層次”海水生態養殖模式,即在上層掛繩養殖海帶等藻類;在中層掛籠養殖牡蠣等濾食性貝類;在底層設置人工魚礁,養殖海參等底棲雜食動物。如圖是研究者在某地設置的以人工魚礁、海帶養殖和牡蠣養殖為主體的“海洋牧場”,其內部部分構造和物質循環關系如圖1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判斷,牡蠣可能屬于生態系統中的
          消費者和分解者
          消費者和分解者
          (填成分)。牡蠣雖可濾食水體中的小型浮游植物,但大規模養殖還需定期投喂餌料,請從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牡蠣作為該生態系統的輸出產品,浮游植物等提供的能量無法滿足大量牡蠣的能量需求;并且輸出的元素不能回歸該生態系統
          牡蠣作為該生態系統的輸出產品,浮游植物等提供的能量無法滿足大量牡蠣的能量需求;并且輸出的元素不能回歸該生態系統
          。海帶和浮游植物之間存在
          競爭
          競爭
          關系,若養殖海帶數量過多,會導致牡蠣的
          食物
          食物
          來源減少,產量下降。
          (2)研究者測定了四個區域表層海水的無機氮與活性磷含量(與海水富營養化程度呈正相關),結果如圖2所示。圖中結果表明,
          牡蠣養殖區
          牡蠣養殖區
          的海水富營養化程度最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是該區域的
          殘餌、糞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殘餌、糞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釋放出N、P;另一方面是該區域的
          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強度大,生產者少
          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強度大,生產者少
          ,吸收的N、P少。
          (3)上述海水養殖模式提升了群落
          垂直
          垂直
          方向上結構的復雜程度,充分利用了生態系統中的
          空間、陽光、食物等資源
          空間、陽光、食物等資源
          。但在構建該模式時,還需考慮所養殖生物的環境容納量、種間關系、對環境的影響等因素,從而確定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這樣做的目的是
          既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確保養殖產品的持續高產
          既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確保養殖產品的持續高產

          【答案】消費者和分解者;牡蠣作為該生態系統的輸出產品,浮游植物等提供的能量無法滿足大量牡蠣的能量需求;并且輸出的元素不能回歸該生態系統;競爭;食物;牡蠣養殖區;殘餌、糞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強度大,生產者少;垂直;空間、陽光、食物等資源;既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確保養殖產品的持續高產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50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某種植物病毒V是通過稻飛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間傳播的,稻田中青蛙數量的增加可減少該病毒在水稻間的傳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3:0:2組卷:14引用:5難度:0.5
          • 2.加拿大一枝黃花(雙子葉植物)現身南充嘉陵。其根狀莖發達繁殖速度快,容易在入侵地形成單優勢種群落(指只有一個優勢種的植物群落)、威脅當地生物多樣性,固有“生態殺手”的“美名”。下列關于加拿大一枝黃花敘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0 21:30:1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生態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與棲息地、食物、天敵等多種環境因子的關系。生態位相似的生物,會發生下列哪種關系(  )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1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