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是難溶于水的黃色沉淀,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形成膠體。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探究某種條件對AgI膠體粒子所帶電性的影響:
實驗①:將稀AgNO3溶液逐滴加入過量的稀KI溶液中,得到AgI膠體Ⅰ;
實驗②:將稀KI溶液逐滴加入過量的稀AgNO3溶液中,得到AgI膠體Ⅱ;
實驗③:將提純后的AgI膠體Ⅰ與AgI膠體Ⅱ進行混合,出現了黃色沉淀。
完成下列填空:
(1)寫出制備AgI膠體Ⅰ的化學方程式:AgNO3+KI=AgI(膠體)+KNO3AgNO3+KI=AgI(膠體)+KNO3。證明得到分散系屬于膠體可采用的簡易方法是 丁達爾現象丁達爾現象。
確認AgI膠體Ⅰ中膠體粒子所帶電性的實驗方法稱為 電泳電泳。
(2)提純AgI膠體的方法如圖所示。材料X稱為 半透膜半透膜。用該法提純AgI膠體Ⅱ,進入蒸餾水中而被除去的微粒有 K+、NO3-、Ag+K+、NO3-、Ag+(寫出三種)。
(3)本實驗的探究結論是制備AgI膠體時 反應物的相對用量反應物的相對用量對膠體粒子所帶電性 有有(選填“有”或“無”)影響。簡述作出此判斷的理由。 實驗③中兩種提純后的AgI膠體混合后出現了聚沉現象,說明兩者膠體粒子所帶電荷的電性相反實驗③中兩種提純后的AgI膠體混合后出現了聚沉現象,說明兩者膠體粒子所帶電荷的電性相反。
(4)有同學認為在進行實驗③時無需提純,直接將實驗①、②中得到的分散系混合,也能得到相同的探究結論。判斷他的說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不合理,實驗①得到的AgI膠體Ⅰ中含有過量的KI,實驗②得到的AgI膠體Ⅱ中含有過量的AgNO3,若未提純除去,則混合時KI與AgNO3也會生成AgI沉淀,無法確認膠體是否發生了聚沉不合理,實驗①得到的AgI膠體Ⅰ中含有過量的KI,實驗②得到的AgI膠體Ⅱ中含有過量的AgNO3,若未提純除去,則混合時KI與AgNO3也會生成AgI沉淀,無法確認膠體是否發生了聚沉。
【考點】膠體的重要性質.
【答案】AgNO3+KI=AgI(膠體)+KNO3;丁達爾現象;電泳;半透膜;K+、NO3-、Ag+;反應物的相對用量;有;實驗③中兩種提純后的AgI膠體混合后出現了聚沉現象,說明兩者膠體粒子所帶電荷的電性相反;不合理,實驗①得到的AgI膠體Ⅰ中含有過量的KI,實驗②得到的AgI膠體Ⅱ中含有過量的AgNO3,若未提純除去,則混合時KI與AgNO3也會生成AgI沉淀,無法確認膠體是否發生了聚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4引用:3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一定比弱電解質強 B.醫療上血液的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而用FeCl3緊急止血與膠體的性質無關 C.氯水、氨水是混合物,鹽酸是電解質,故鹽酸是純凈物 D.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微粒的大小,可利用丁達爾現象區別溶液與膠體 發布:2025/1/1 8:0:2組卷:15引用:3難度:0.9 -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濃氨水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可制得Fe(OH)3膠體 B.明礬溶于水產生Al(OH)3膠體:Al3++3H2O=Al(OH)3↓+3H+ C.用可溶性的鋁鹽和鐵鹽處理水中的懸浮物 D.沸水中滴加適量飽和FeCl3溶液,形成帶電的膠體,導電能力增強 發布:2024/12/30 19:0:1組卷:123引用:3難度:0.7 -
3.豆漿中滴入醬油,會產生豆腐花,這個過程是( )
A.醬油發生了分解反應 B.豆漿發生了氧化還原 C.豆漿膠體發生了凝聚 D.豆漿與醬油發生了復分解反應 發布:2024/12/27 8:0:2組卷:10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