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別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亞高山灌木叢)、C(針闊混交林)三種不同的棲息地中。取數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種植物的種子均勻混合,再均分為三組,分別種植于A、B、C三種棲息地中的實驗地塊上(清除其他植物,種植方式相同,各種子均能發育成植株,并結種子),對各實驗地塊中三種植物所結種子數進行統計,得到如下結果。請分析回答:
A實驗地塊: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6:3:1;
B實驗地塊: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3:6:1;
C實驗地塊: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3:3:4。
(1)混合種植后,A實驗地塊中三種植物種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種植物當年的 出生率出生率(填種群的特征)不同。若環境條件不變,預測幾年內B實驗地塊中乙種群的數量變化趨勢是 增加增加(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2)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群落的物種組成群落的物種組成。隨著海拔高度的改變,A、B、C三地不同植被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 水平水平(填“垂直”或“水平”)結構,此外,由于陽光、溫度和水分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的 外貌和結構外貌和結構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3)有一個由M只田鼠組成的小種群遷入A實驗地塊,該田鼠種群的數量每月以λ倍數增長,理論上t月后種群數量為 MλtMλt,該數量出現的前提條件具體是 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等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等。
(4)另有一地,長有馬尾松和山毛櫸的針、闊葉混交林,逐年對兩個樹種的存量進行統計,馬尾松和山毛櫸存量的比值記作Z,作出曲線如圖1所示。請在如圖2的虛線框中畫出d至f時期內這兩個物種之間的數量關系曲線圖(圖象上要有適當文字說明)。由于對木材的需求,人類大量砍伐山毛櫸,使馬尾松的數量逐漸增多,這體現了人類的活動能改變群落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速度和方向。

【考點】群落的空間結構.
【答案】出生率;增加;群落的物種組成;水平;外貌和結構;Mλt;食物和空間條件充裕、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等;速度和方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6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為減少某河流中N、P含量過高帶來的不良影響,環保工作者擬利用當地原有水生植物凈化水體,他們選擇其中3種植物a、b、c,將其分別置于條件相同的試驗池中,90天后測定它們吸收N、P的量,結果如表:
植物種類 N吸收量相對值 P吸收量相對值 浮水植物a 22.3 1.7 浮水植物b 8.15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結構將保持不變 B.植物a和b,該河流中的食物鏈將縮短 C.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動方向將改變 D.植物a和c,這兩種植物種群密度會增加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34引用:2難度:0.6 -
2.下列關于生物群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種群形成的 B.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中各生物之間的關系 C.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 D.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 發布:2024/12/31 1:0:6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3.如圖所示為不同生態系統在相同的環境條件變化下,甲和乙兩個生物群落所表現出來的反應.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樣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 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態系統穩定性不同,生物種類完全不同 C.不同群落內部的負反饋調節維持著不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D.甲所在的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弱,則其恢復力穩定性一定強 發布:2024/12/31 1:30:1組卷:40引用:8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