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言:“人是政治動物,天生要過共同生活,孤獨一人難以維持生活。”
材料二:2022年多校組織開展“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組織中小學生融入社會,到城區廣場、公園草坪撿拾垃圾。通過開展此項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奉獻意識和文明素養,更能夠弘揚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文明新風。
(1)閱讀材料一,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學生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
【答案】(1)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大網上的一個結點;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有不同的身份;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2)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1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揭曉,我國航天人以集體的形式入選。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動力,讓我們中國人在全世界再一次昂首挺胸,我們正在成為世界上的航天強國。材料啟示我們( )
①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種種條件
②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的接續奮斗
④美好的集體可以發揮強大的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發布:2025/1/3 13:0:4組卷:60引用:1難度:0.6 -
2.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下列社會關系與身份對應正確的是( )
①父子——血緣關系
②鄰居——業緣關系
③親戚——地緣關系
④同學——業緣關系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發布:2024/10/25 6:0:3組卷:1引用:2難度:0.8 -
3.脫下白大褂,他們是父母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或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父親(或母親)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們都是抗“疫”一線的戰士,為整個社會奮斗著……對此,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A.他們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 B.他們的身份是固定的 C.他們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 D.他們抗“疫”戰士的身份體現了業緣關系 發布:2024/11/13 5:30:3組卷:12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