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據日前報道,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兩年后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決定立刻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質疑。
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質,如被人類或其他生物體吸入,將長期殘存體內。在海洋環境中,放射性物質通過食物鏈可能被富集。人類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魚類,放射性物質就會進入人體,可能對DNA產生影響,并造成基因損害。
如果福島核電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十年后將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將會有風險。
(1)海洋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組成。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屬于影響海洋生物的 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質可能影響人類的DNA,造成基因損害。由此導致遺傳物質的變化所引起的變異屬于 可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填“可遺傳的變異”或“不遺傳的變異”)
(4)上述材料體現了 生物圈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5)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作為地球上的一員,你以哪些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不亂扔垃圾、不亂扔電池、節約用水等)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不亂扔垃圾、不亂扔電池、節約用水等)。(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非生物成分;非生物因素;可遺傳的變異;生物圈;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不亂扔垃圾、不亂扔電池、節約用水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8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施用農藥DDT的地區,雖然只占陸地面積上的一小部分,可是遠在南極的動物體內也發現了DDT,這現象說明( )
A.DDT的揮發性極強 B.這些南極動物可能是從施藥地區遷去的 C.考察隊把DDT帶到南極 D.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發布:2024/11/4 8:0:2組卷:53引用:20難度:0.9 -
2.某地區使用農藥DDT,而遠在南極洲的動物身上也發現了該農藥,這種現象說明了( )
A.DDT的揮發性很強 B.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是互相關聯的 C.南極動物去過施藥的地區 D.考察隊將DDT帶到南極 發布:2024/11/4 8:0:2組卷:19引用:2難度:0.7 -
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為地球之肺的是發布:2024/11/5 8:0:2組卷:13引用:1難度:0.3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