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分別用紅色、綠色熒光染料標記人和小鼠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使兩種細胞分別發出紅色和綠色熒光,現用某種方法促使兩個細胞相融合,在37℃下保溫45分鐘,兩種顏色的熒光在融合后的細胞上呈現均勻分布,如圖一所示。

(1)這一實驗證明細胞膜具有 流動性流動性特點,下列實例能夠反映生物膜這一特點的是 ①②⑤①②⑤。
①高爾基體形成的小泡與細胞膜融合
②吞噬細胞吞噬病菌
③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
④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進入細胞核
⑤變形蟲能伸出偽足
(2)提取細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將其鋪在空氣—水界面上,測得磷脂占有面積為S,請預測:細胞表面積的值接近于 0.5S0.5S;若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提取出來并進行高溫加熱后,蛋白質的 空間結構空間結構發生改變,若此時加入斐林試劑,不會不會(填“會”或“不會”)出現顏色反應。
(3)若將融合細胞置于0℃下培養40分鐘,發現融合細胞依然一半發綠色熒光,另一半發紅色熒光,這說明 細胞膜的流動性受溫度影響,低溫時流動降低細胞膜的流動性受溫度影響,低溫時流動降低。
(4)圖二是由磷脂分子構成的脂質體,它可以將藥物運送到特定的細胞發揮作用。在脂質體中,脂溶性的藥物應包裹在 ②②處(填序號),原因是 兩層磷脂分子之間的部分是疏水的,脂溶性藥物能穩定地包裹在里面兩層磷脂分子之間的部分是疏水的,脂溶性藥物能穩定地包裹在里面。
【答案】流動性;①②⑤;0.5S;空間結構;不會;細胞膜的流動性受溫度影響,低溫時流動降低;②;兩層磷脂分子之間的部分是疏水的,脂溶性藥物能穩定地包裹在里面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18 6:0:10組卷: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科學家利用小鼠和人的細胞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h2>
A.兩種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其不是靜止不動的 B.該實驗結果說明,構成細胞膜的蛋白質和磷脂分子是可以運動的 C.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熒光染料最終呈均勻分布狀態的原因 D.不同溫度下重復該實驗,熒光染料分布均勻所需的時間不一樣 發布:2024/12/20 17:0:1組卷:6引用:2難度:0.5 -
2.通過冷凍技術,細胞膜通常從某個斷裂分開,結構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不能得出(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1703/50/0967cb48.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圖中b側為細胞質基質 B.磷脂雙分子層疏水端斷裂 C.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D.膜蛋白的分布存在不對稱 發布:2024/12/31 2:0:1組卷:28引用:14難度:0.9 -
3.在人-鼠細胞融合實驗基礎上,有人做了補充實驗:用藥物抑制細胞能量轉換和蛋白質合成途徑,對膜蛋白運動沒有影響。但是當降低溫度時,膜蛋白的擴散速率降低至原來的
~120。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推測,不正確的是( )110A.膜蛋白的合成不影響其運動 B.膜蛋白的運動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 C.溫度不影響磷脂分子的運動 D.膜蛋白的擴散與磷脂分子運動相關 發布:2024/12/20 14:30:1組卷:70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