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對下列語法知識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要覓食人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聲嚇得驚慌失措。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被一家門口曬著的大紅衣裳嚇得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9 8:0:9組卷:56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課文內容填空
(1)而他們恰恰是第二批到達的人,他們僅僅遲到了一個月。
(2)每天晚上他們都希望第二天能到達目的地,
(3)因為發布:2024/12/26 21:30:2組卷:88引用:7難度:0.7 -
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句中加點的“最”是副詞。 B.“不然就是一邊談著話,一邊站起來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葉子。”句中“用”是副詞,“干枯”是形容詞。 C.“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句中加點的“明朗”和“從”分別是形容詞、介詞。 D.“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發布:2024/12/26 17:0:2組卷:9引用:2難度:0.8 -
3.北京冬奧會是中國人民的盛會,也是世界人民的盛事。為此,學校舉辦了以“攜手迎風雨,一起向未來”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立春之時,乘著一朵雪花,北京冬奧會溫暖啟程。比賽場館,盈盈飄動的“冰絲帶”、長袖若舞的“雪飛天”、蜿蜒盤旋的“雪游龍”……讓世界領略了東方唯美。競技賽道,“華夏戰神孫大圣”“火神祝融”“中國龍戰衣”……“中國風”服飾陪伴中國運動員馳騁疆場。頒獎時刻,穿戴“瑞雪祥云”“鴻遠山水”“唐花飛霞”的禮儀人員,托起同心圓玉璧狀冬奧獎牌……中國傳統文化為奧林匹克注入了多彩意蘊。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也征服了運動員的胃,吉祥物“冰墩墩”成為全球“頂流”。當“冰雪白”遇上“中國紅”,當“五環之光”映照“中國之美”,北京冬奧會為飽受疫情困擾的世界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交出了一張“一起向未來”的完美答卷。
上文是小明同學為本次活動寫的開場白。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加點的詞“馳騁”“意蘊”詞性相同。 B.文中畫橫線的三個短語結構一致。 C.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的主干是“人員托起獎牌”。 D.上文最后一句話主要運用了明喻的修辭手法,飽含贊美之情,朗讀時候要鏗鏘有力。 發布:2024/12/30 1:30:3組卷:4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