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項目二】學法用法彰顯法治精神
          第2組同學,周末參加了法治宣傳講座,對2022年6月5日開始實施的《噪聲污染防治法》有了進一步了解。本法已于2022年6月5日施行。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同時依法享有獲取聲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噪聲污染防治的權利。該法對機動車轟鳴疾駛噪聲、廣場舞噪聲、鄰居寵物噪聲擾民等問題都作出了相應規定。
          組員小明分享了周末的“煩心事”,正要午睡,樓上持續響起了震天響的電鉆聲。他敲開了鄰居家的門,責問道:“喂喂,老頭,你什么素質!吵死了!”鄰居瞥了他一眼就關上了門,電鉆聲又響了?!鞍Γ阄业姑?!”小明無奈離去。
          (1)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學,你會給出哪些具體建議,來妥善處理這件“煩心事”?
          (2)組員小亮認為: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就能解決噪聲擾民問題。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你認為怎樣才能解決好“噪音擾民”的問題?

          【答案】(1)首先,與侵權人進行文明協商,做到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如果協商不成,可通過調解組織或仲裁機構進行調解或仲裁。如果還得不到解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
          (2)觀點錯誤。整治噪音擾民這一違法行為,需要加強法治,依法懲治那些違反法律的行為,同時還要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①噪音擾民者應該珍視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權利,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樹立道德和法治意識,提升公德意識和自身素質。③制造聲音者應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場所,控制音響音量,遵守相關場所管理規定。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30 8:0:9組卷:20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判斷說理。
            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說明理由。
            (1)漫畫中小孩的說法。
            判斷:
             

            理由:
             


            (2)小閩說:“權利是橄欖球,我要搶到手;義務是足球,我要踢得遠?!?br />判斷:
             

            理由: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19引用:2難度:0.5
          • 2.閱讀如圖漫畫。漫畫啟示我們(  )

            發布:2024/12/28 4:0:1組卷:15引用:2難度:0.6
          • 3.某居民小區,夜深人靜時,從3號樓1單元11樓小洪家傳出的音樂聲格外刺耳,攪得舊鄰不安,住在對門的小宋實在忍不住了,于是出現了下面漫畫中一幕。

            (1)小洪的做法正確嗎?請運用所學知識加以分析
            (2)請你給小宋出個主意,解決他遇到的麻煩
            (3)上述材料給了你什么啟示?

            發布:2024/12/27 23:30:1組卷:20引用:5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