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章,完成下列問題。
2016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巴拿馬樹蛙離開了,這意味著一個物種在它漫長的進化歷程中永久落幕。
近年來,全球兩棲類動物數量快速下降,甚至滅絕。研究發現,兩棲類的一種新發疾病--壺菌病,與此有直接關聯。其中,蛙壺菌對蛙類危害最為嚴重。全球已檢測的約1300種兩棲類中有近700種感染蛙壺菌,感染比例已超過50%。
蛙壺菌一般在 4~25℃的溫度下生長。它主要利用菌絲侵入并生活在兩棲動物的角質層中。蛙壺菌的生命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游動孢子利用鞭毛從水中短距離游上蛙的表皮定居;之后形成的游動孢子囊會產生更多的游動孢子,反復侵染寄主的皮膚。感染了壺菌病的蛙,腹部皮膚變為紅色,腳部及其他部分的淺表皮會發生脫落,皮膚出現增厚及細小的潰瘍或出血,并出現后肢抽搐、渾身無力,繼而死亡。
為什么蛙壺菌容易感染兩棲動物?首先,由于兩棲動物的卵沒有卵殼,無法在空氣中維持形態和防止水分蒸發,必須在水中產卵。其次變態期蛙類自身的免疫力會降低。而且隨著全身皮膚角質化程度增加,會導致成體蛙大量感染壺菌。同時,蛙類的皮膚需要保持濕潤--這一系列生活史特點正好被蛙壺菌所利用。
為什么蛙壺菌會在全球擴散呢?研究發現,蛙壺菌全球擴散的時間恰好是全球貿易高發時期。人的一些活動會帶來兩棲類的遷移以及蛙壺菌的傳播,例如最近入侵馬達加斯加的亞洲蟾蜍,就是隱藏在采礦設備中逃避了海關檢查導致的。
研究發現,攜帶紫色色桿菌的兩棲動物可以在感染壺菌后存活,可能是因為這類細菌會產生對抗真菌的化合物,阻礙蛙壺菌的生長。實際上,蛙壺菌在自然界仍有著克星:不少微小的生物可以吃掉蛙壺菌的孢子,例如細菌、草履蟲等。當水域中的微生物多樣性夠高時,蛙壺菌對兩棲類的傷害就會比較小。
基于研究,人類積極尋求保護兩棲動物的形式,如通過高溫滅活環境中的蛙壺菌來杜絕傳染;對于野外個體選擇遷地保護等,已取得一定成效。
(1)蛙壺菌主要入侵感染蛙的表皮,其過程如下,首先游動孢子游動孢子在蛙的表皮上定居,之后游動孢子囊游動孢子囊產生更多的孢子反復侵染蛙的皮膚。被寄生的蛙皮膚受損,皮膚的保護和阻擋阻擋功能受到影響,繼而死亡。
(2)蛙壺菌的菌絲能深入到蛙體內獲取有機物,并導致蛙患病,因而蛙壺菌與蛙之間的關系是寄生寄生。
(3)根據文中對蛙壺菌的描述,推斷蛙壺菌的結構特征與下列哪種微生物類似CC。
A.大腸桿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噬菌體
(4)下列敘述中不是蛙壺菌感染兩棲動物原因的是DD。
A.兩棲動物必須在水中產卵 B.蛙類變態發育時免疫力會降低
C.蛙類皮膚始終保持濕潤 D.蛙類皮膚裸露,沒有角質層
(5)基于目前的研究發現,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控制蛙壺菌感染兩棲動物的是DD。
A.加強進出口時水生動物的海關檢疫 B.保護水源,提高水域中微生物的多樣性
C.提取特定細菌產生的化合物制成藥品 D.大量人工養殖,提高兩棲動物的數量
【考點】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游動孢子;游動孢子囊;阻擋;寄生;C;D;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5難度:0.4
相似題
-
1.榕樹的根能夠不斷伸長,可達十幾米,主要原因是( ?。?br />①根冠細胞增多
②成熟區細胞長大
③分生區細胞分裂
④伸長區細胞伸長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發布:2024/12/25 18:0:2組卷:85引用:6難度:0.5 -
2.根不斷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
A.分生區和伸長區細胞的分裂 B.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伸長 C.分生區和伸長區細胞的伸長 D.分生區細胞的伸長和伸長區細胞的分裂 發布:2024/11/28 7:0:1組卷:330引用:30難度:0.9 -
3.曉陽感染蛔蟲,造成人體日漸消瘦。體內蛔蟲與曉陽間的關系是( )
A.捕食 B.共生 C.競爭 D.寄生 發布:2025/1/2 20:0:5組卷:20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