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國南極科考隊于2011年11月2日從天津國際郵輪母港出發,啟動了中國第28次南極科考.此次航程中,“雪龍”號科考船承擔了中山站、長城站、昆侖站“一船三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務.于當地時間2012年3月6日17時在中山站(經緯度約為69°S,76°E)啟程回國.
材料二 如圖是我國第28次南極科考航線和P大陸自然帶分布示意圖.
材料三 科考隊在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侖站成功安裝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南極巡天光學望遠鏡AST3-1,用于對超新星、太陽系外行星等天體的研究.
(1)“雪龍”號啟程回國時,北京時間為3月6日2020時.
(2)昆侖站所在地區大氣透明度極佳,其原因主要有常年受極地高壓控制,天氣晴朗常年受極地高壓控制,天氣晴朗、海拔高,空氣稀薄,污染小海拔高,空氣稀薄,污染小;該地在極夜極夜時期,可以用光學望遠鏡24小時不間斷地對星空進行天文觀測.
(3)我國南極昆侖站建有象征國家權益的地理測繪標志,可精確測量該標志地理坐標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術是全球定位系統全球定位系統.
(4)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烏斯懷亞港之間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冰山冰山、低溫低溫等.
(5)簡要分析P大陸自然帶分布所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并分別說明其主要影響因素.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
(6)P大陸熱帶草原帶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大牧場放牧業大牧場放牧業.簡要分析其有利條件.草場廣闊、氣候適宜、技術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廣人稀等草場廣闊、氣候適宜、技術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廣人稀等.
【答案】20;常年受極地高壓控制,天氣晴朗;海拔高,空氣稀薄,污染小;極夜;全球定位系統;冰山;低溫;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大牧場放牧業;草場廣闊、氣候適宜、技術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廣人稀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關于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 B.北極地區比南極地區降水少 C.南極地區全部是陸地,北極地區全部是海洋 D.都有極晝極夜現象,且出現的日期相同 發布:2024/12/26 10:30:2組卷:65引用:11難度:0.9 -
2.科考隊員在南極地區不會遇到( )
A.空氣干燥 B.酷寒 C.烈風 D.水資源匱乏 發布:2024/12/28 21:0:3組卷:7引用:1難度:0.6 -
3.在南極科考工作者如果想要就地解決能源問題,將來最適宜開發利用的能源是( )
A.水能 B.風能 C.太陽能 D.煤炭 發布:2024/12/26 8:0:13組卷:69引用:1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