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
【甲】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選自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 班彪①字叔皮,扶風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專心史籍之間。彪復辟司徒王況府。時,東宮初建,諸王國并開,而官屬②未備,師保③多闕。彪上書奏,帝納之。后察司徒廉為望都長④,吏民愛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賦、論、書、記、奏事合九篇。
論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傾側危亂之間,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敷⑤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篤也。
(選自《后漢書?班彪列傳》,有刪節)【注】①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②官屬:官吏。③師保:諸侯王身邊負責教育輔佐的官職。④望都長:望都是地名,長就是長官之意。⑤敷:鋪敘。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委而去之 放棄放棄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憑借憑借
③親戚畔之 同“叛”,背叛同“叛”,背叛
④行不逾方 逾越,超過逾越,超過
(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專心史籍之間。
(3)孟子在甲文中指出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系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原文句子);孟子認為“人和人和”是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從中可以反映出孟子 君輕民貴君輕民貴的政治思想。
(4)【甲】【乙】兩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是君王之道,【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作為“人臣”,班彪做到了哪些?請依據乙文簡要概括。
【答案】放棄;憑借;同“叛”,背叛;逾越,超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君輕民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