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所以馬尾藻巖藻聚糖(SF)為研究對象,體外培養小鼠肉瘤細胞S180,做抗腫瘤活性實驗的研究。下列為部分實驗步驟與結果。
實驗步驟:
①S180腫瘤細胞以RPMI1640為培養液,在5%CO2培養箱中培養。
②將上述培養過的S180腫瘤細胞經酶消化,按1×103~1×105個?mL-1接種到96孔培養板,適宜條件下培養24h、48h、72h、96h后,以MTT法(又稱比色法,一種檢測細胞存活和生長的方法)于波長490nm處測定OD值,結果如圖1。

③在適宜的培養條件和恰當的S180腫瘤細胞接種濃度下,研究不同濃度(0mg?mL-1、0.1mg?mL-1、0.5mg?mL-1、1mg?mL-1、2mg?mL-1、4mg?mL-1、8mg?mL-1、10mg?mL-1、15mg?mL-1、20mg?mL-1、25mg?mL-1、30mg?mL-1)的SF對S180腫瘤細胞增殖的抑制情況,96h后以MTT法于波長490nm處測定OD值,結果如圖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以RPMI1640為培養液培養S180腫瘤細胞的原理是細胞增殖細胞增殖。培養液中除細胞所需的營養物質之外,通常還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抗生素,以防培養過程中的污染。
(2)步驟②中“消化”所使用的酶是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為減少OD值測定的誤差,應注意多測量,取平均值多測量,取平均值。
(3)已知在一定細胞數目范圍內,MTT法測得的OD值與活細胞數量呈正相關,由圖1可知步驟③中恰當的S180腫瘤細胞接種濃度為5×1035×103個?mL-1。
(4)圖2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SF濃度與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正相關正相關(選填“正相關”或“負相關),當S濃度達到2525mg?mL-1時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達到極限,繼續增加SF濃度對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變化不明顯。
【考點】細胞的癌變的原因及特征.
【答案】細胞增殖;抗生素;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多測量,取平均值;5×103;正相關;25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④過程發生的場所是
(2)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為
(3)細胞在致癌因子的影響下,發布:2025/1/15 8:0:2組卷:6難度:0.3 -
2.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的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細胞外液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A代表能特異性識別葡萄糖的受體蛋白 B.④過程的反應場所是線粒體基質 C.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中①②③明顯增強 D.通過②過程形成的五碳糖都可作為DNA復制的原料 發布:2025/1/15 8:0:2組卷:9引用:1難度:0.7 -
3.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br />
A.圖中A代表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 B.葡萄糖進入癌細胞后,可通過形成五碳糖來合成脫氧核苷酸作為DNA復制的原料 C.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為有氧呼吸 D.若要研制藥物抑制癌癥患者細胞中的異常代謝途徑,圖中①④不宜選為作用位點 發布:2025/1/15 8:0:2組卷:1難度:0.7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