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斯人,吾誰與歸!
          (范仲淹《岳陽樓記》)【乙】??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誰?廬陵歐陽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丙】??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天下,憂以天下;而不者,未有也?!?br />(《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宮:齊宣王玩樂的郊外別墅。②上:君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
          A

          A.天下之憂而憂 先:在……之前
          B.斯人 微:如果
          C.太守 謂:說
          D.然而不 王:君王
          (2)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
          C

          A.予嘗求古仁人 有也
          B.不物喜 天下
          C.則何時而樂耶 而不王者
          D.太守歸賓客從也 為民上不與民同樂者
          (3)下列對兩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甲】文中大量反義詞的使用,如進與退、憂與樂等,在對比中增加了語言的表現力;【乙】文中大量虛詞“也”的使用,舒緩了語氣,增加了委婉、悠揚的韻致。
          B.【甲】【乙】兩文作者的政治境遇基本相同,都有憂樂之思。但【乙】文歐陽修寓悲于樂,通過喝酒來排解被貶的失意和痛苦,因此【甲】的境界高于【乙】。
          C.【甲】文范仲淹“先憂后樂”的思想是對【丙】文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苦己為人的奉獻精神。
          D.【甲】【乙】【丙】三文實際上都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思想:以民為本。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范仲淹主張“先憂后樂”,歐陽修子主張“與民同樂”。
          (4)把下面文言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①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答案】A;C;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2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給加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纖纖擢手。( ?。?/h2>

            發布:2025/2/28 11:0:1組卷:51引用:1難度:0.8
          • 2.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終日不成。 ( ?。?/h2>

            發布:2025/3/13 2:0:1組卷:61引用:1難度:0.8
          •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布:2025/3/13 4:0:1組卷:55引用:1難度:0.0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