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惟殷先人,有冊有典”。中華古籍浩如煙海,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深邃智慧。
          材料二:由于經年累月,很多古籍也會褪去當初的光鮮,出現字跡模糊不清、書頁邊緣破損;甚至遭到鼠嚙蠹蝕,不少古籍都有或大或小的“病”,需要修繕。
          材料三:在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國家重點實驗室古籍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智能化古籍脫酸增強裝置可以對整本古書進行脫酸加固處理,讓面臨風化消失風險的古籍“重獲新生”;我國現存古籍約有20萬種,從1949年到2019年,共修復整理出版近38000種,照此速度,要將現存古籍全部修復整理出來,可能需要300年的時間。不過,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修復整理,二三十年就能完成。
          (1)結合材料一、二,分析加強中華古籍保護的必要性。
          (2)從材料三中概括科技創新對古籍保護的作用,并從其他角度就如何加強中華古籍保護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答案】(1)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古籍保護傳承事業,有利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傳承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加強古籍保護是維系民族的文化根脈,有利于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加強古籍保護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有利于增強人們文化自信。
          (2)科學技術日益成為古籍保護的基礎和保障,運用高新科技加強文化保護利用,能夠更好地發揮文物資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讓文物在新時代煥發生機。運用高新科技提高文物保護水平,運用高新科技挖掘文物內涵價值,運用高新科技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建議:運用高新科技加強文化保護利用,能夠更好地發揮文物資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打破空間和時間限制,多維度展示絢麗多姿的文化遺產,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加便捷、身臨其境的觀賞體驗,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202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科技范兒十足,畫面全程VR播出,讓人們仿佛置身晚會現場,通過“云錄制”的方式,將身處境外的演員空降春晚舞臺,場面十分震撼。晚會將藝術與科技精彩融合,讓觀眾大呼過癮。可見(  )
            ①科技創新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
            ③科技進步有助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④傳承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發布:2024/12/27 21:30:2組卷:26引用:4難度:0.5
          • 2.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典籍里的中國》等一批以新穎方式講中國故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節目,吸引一大批國內外觀眾的關注和參與,并贏得廣泛點贊。這啟示我們要 (  )
            ①講好中國故事,自覺抵制一切外來文化
            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③傳承中華文化要簡單復古,不盲目排外
            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新性發展

            發布:2024/12/28 2:0:1組卷:4引用:5難度:0.7
          • 3.繁榮國粹經典,唱響“黃河故事”。近期,第九屆黃河戲劇節在河南駐馬店舉辦,本屆戲劇節共收到河南、北京等地70余部參賽作品,涵蓋豫劇、曲劇、越調等11個劇種,申報劇目之多、覆蓋范圍之廣,創歷屆之最。舉辦黃河戲劇節(  )
            ①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戲曲文化
            ②能迅速提升我省文化軟實力
            ③豐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④能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發布:2024/12/14 20:30:1組卷:31引用:10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