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要求。
材料1《桃花源記》中這樣描寫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犬相聞……”。
材料2 如圖1為不同聚落景觀,如圖2為“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釋示意。

【聚落類型】
(1)聚落是人們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人類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主要場所。一般來說,聚落分成鄉村和城市兩大類,材料1中的“桃花源”屬于 鄉村鄉村聚落,我們生活的石家莊屬于 城市城市聚落。圖1中A為 城市城市聚落,B為 鄉村鄉村聚落。
【聚落形成】
(2)讀圖2,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DD。
A.聚落就是許多人打獵的地方
B.聚落內部只能生活,不能進行生產
C.一般先有城市,后有鄉村
D.多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聚落發展】
(3)根據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因素,判斷如圖3中最有可能發展為城市聚落的是 BB(填字母),理由是 這里位于河流交匯處,水運更便利這里位于河流交匯處,水運更便利。(寫出1點即可)

【聚落保護】
特色民居是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杰作。東南亞的中學生馬莉婭和西亞的中學生伊斯梅爾,在網上各自曬出了自己家鄉的特色民居照片(如圖4)。

(4)馬莉婭家鄉的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其主要原因是 AA。
A.氣候炎熱多雨
B.地表蜿蜒崎嶇
C.氣候高溫干燥
D.地形平坦開闊
(5)伊斯梅爾家鄉的房屋一般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主要原因是 DD。
A.由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決定
B.為了預防小偷進入民宅進行偷盜
C.為了抵擋當地嚴寒的冷空氣
D.為了減少太陽光照和熱風的進入
(6)對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居,正確的做法是 CC。
A.拆除后建設現代化高樓大廈
B.全部拆除,再照原樣重建
C.大力保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
D.不要亂動,任其自由發展
【考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聚落的概念和類型:城市和鄉村.
【答案】鄉村;城市;城市;鄉村;D;B;這里位于河流交匯處,水運更便利;A;D;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7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如圖傳統民居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西亞民居厚墻加小窗,防寒風又保暖 B.東南亞竹樓架高結構,通風散熱防潮 C.窯洞鑿洞而建,省材省料,冬暖夏涼 D.北極冰屋雪磚壘砌,密封防寒風保暖 發布:2024/12/26 13:30:2組卷:363引用:4難度:0.5 -
2.一般來說,山區的村落比平原地區的村落( )
①規模大 ②規模小 ③民居分布緊密 ④民居分布分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發布:2024/12/26 14:0:2組卷:82引用:17難度:0.7 -
3.圖中四個聚落中,最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發布:2024/12/26 13:30:2組卷:4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