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經過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許多優良性狀的“超級雜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鹽堿地上種植的“海水稻”。
(1)“超級雜交水稻”的莖不能明顯增粗是因為其莖中沒有 形成層形成層(填莖的結構名稱)。
(2)耐鹽堿水稻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 大于大于(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所生長的土壤溶液濃度時,根毛細胞吸水,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 蒸騰蒸騰作用。
【考點】莖的生長和年輪的形成;植物細胞的吸水、失水.
【答案】形成層;大于;蒸騰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0 8:0:9組卷:4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我縣西部地區生長著大量的竹子,當地人可以依據筍的大小判斷竹子的粗細,因為長成的竹子與最初鉆出地面時的竹筍粗細變化不大。這說明竹子莖的結構中沒有( )
A.韌皮部 B.形成層 C.木質部 D.髓 發布:2024/7/25 8:0:9組卷:29引用:1難度:0.5 -
2.如圖所示的植物的莖按生長方式分屬于( )
A.直立莖 B.攀緣莖 C.匍匐莖 D.纏繞莖 發布:2024/11/29 14:0:1組卷:31引用:2難度:0.5 -
3.下列兩表為光與溫度對某植物莖生長實驗的結果,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生長狀況 紅光 遠紅光 莖長度 60.2cm 98.1cm 莖節數 20.5節 21.0節 莖長度 夜溫(15小時) 7℃ 17℃ 26℃ 日溫
(9小時)30℃ - 52cm 29cm 23℃ 60cm 50cm 35cm 17℃ 43cm 38cm 35cm A.莖的生長與光的性質及溫度有關 B.光的性質對莖的長度作用明顯,對莖的節數作用不明顯 C.理論上若要促進莖的生長,日溫30℃夜溫17℃并搭配遠紅光是最佳的選擇 D.日溫30℃夜溫17℃處理比日溫23℃夜溫26℃處理效果更好 發布:2024/8/13 1:0:1組卷:2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