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名著節(jié)選,回答后面的問題。
一個人可以通過三種辦法爬上首相大臣的位置。第一,要知道怎么樣以比較慎重的方式出賣自己的妻女和姐妹;第二,背叛或者暗殺前任首相大臣;第三,在公開集會上慷慨激昂地抨擊朝廷的各種腐敗。但是英明的君王一定愿意挑選慣于采用第三種辦法的人,因為事實證明,那些慷慨激昂得人總是最能順從其主子的旨意和愛好。這些大臣一旦控制了所有的要職,就會賄賂元老院或者大樞密院中的大多數人,以此來保全自己的勢力。最后,他們還借一種“免罰法”(我向它說明了這條法令的性質)以保證自己事后免遭不測,滿載著從國民身上貪污來的贓物從工職上悄然引退下來。
(1)上面選段出自《格列佛游記》,請概括上面選段所敘述的情節(jié)內容,并說說作者寫此情節(jié)的真正意圖是什么?
(2)你喜歡閱讀《格列佛游記》這本書嗎?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說出理由。
(3)假如《西游記》中的唐僧準備再次出發(fā),下列哪個人物有可能和他一起去西天取經?請結合該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經歷,簡述理由。
祥子《駱駝祥子》
保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格列佛《格列佛游記》
【答案】(1)敘述爬上首相大臣的辦法;諷刺了政府官員的腐敗,政府職能發(fā)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腐敗人員斂財的工具。
(2)理由一: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又不乏幽默,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理由二:極具諷刺意味,對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進行了全面的諷刺和批判,抨擊了當時的議會、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英國統(tǒng)治者的殖民政策,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鮮明的民主主義思想特色。
理由三:作品想象豐富,手法夸張,諷刺尖刻,語言樸實,用語簡潔。全書的虛構和細節(jié)的真實結合完美,具有深刻的批判現實主義力量。(任選一點作答即可)
(3)示例一:我認為格列佛最有可能與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經。因為他喜歡冒險,有很強的野外生存能力,曾在荒島上靠生吃牡蠣渡過難關。他可以幫助唐僧更好地在野外生存。
示例二:選祥子。祥子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勤勞、純樸、善良,保留著農村哺育他、教養(yǎng)他的一切。祥子吃苦耐勞的品格,能幫助唐僧克服西行路上的艱險險阻。
示例三:選保爾。他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戰(zhàn)場上的搏殺、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難,都沒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堅強;他擁有無私奉獻、甘愿犧牲的崇高道德品質,他受傷后仍主動要求加入戰(zhàn)斗,援救戰(zhàn)友,替師長報仇,英勇奮戰(zhàn)。
(2)理由一: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又不乏幽默,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理由二:極具諷刺意味,對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進行了全面的諷刺和批判,抨擊了當時的議會、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英國統(tǒng)治者的殖民政策,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鮮明的民主主義思想特色。
理由三:作品想象豐富,手法夸張,諷刺尖刻,語言樸實,用語簡潔。全書的虛構和細節(jié)的真實結合完美,具有深刻的批判現實主義力量。(任選一點作答即可)
(3)示例一:我認為格列佛最有可能與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經。因為他喜歡冒險,有很強的野外生存能力,曾在荒島上靠生吃牡蠣渡過難關。他可以幫助唐僧更好地在野外生存。
示例二:選祥子。祥子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勤勞、純樸、善良,保留著農村哺育他、教養(yǎng)他的一切。祥子吃苦耐勞的品格,能幫助唐僧克服西行路上的艱險險阻。
示例三:選保爾。他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戰(zhàn)場上的搏殺、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難,都沒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堅強;他擁有無私奉獻、甘愿犧牲的崇高道德品質,他受傷后仍主動要求加入戰(zhàn)斗,援救戰(zhàn)友,替師長報仇,英勇奮戰(zhàn)。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23 0:0:1組卷:24引用:1難度:0.8
相似題
-
1.下列有關名著內容的表述,哪一項不正確?( )
A.在《水滸傳》中,林沖曾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雖然委曲求全,但他終被逼上梁山,最后因患風癱病而死。 B.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本領高強,眾天神斗不過他,只好請來如來佛祖,把他壓在五行山下。 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在建橋時,遭受到嚴寒的侵襲,患上了傷寒并發(fā)肺結核,但最終還是跨過死亡的門檻。 D.《格列佛游記》中,小人國宮廷中有棍技表演。官員于重大節(jié)日表演,按照技術高低皇帝獎勵不同顏色的絲線。 發(fā)布:2024/12/27 2:30:1組卷:50引用:3難度:0.6 -
2.諷刺作品的筆法是多種多樣的。《儒林外史》《圍城》《格列佛游記》分別主要運用了哪種諷刺筆法?請舉例說明。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是一部以辛辣的筆觸對社會現狀和儒士命運進行批判揭露的諷刺小說。 B.《儒林外史》對不同人物的諷刺程度不同、諷刺方式不同。它對王惠、湯奉、嚴氏兄弟、王德、王仁等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無情揭露和嚴厲鞭撻;對馬二先生諷刺其迂腐庸俗、迷信科舉,肯定其不吝錢財,誠篤善良;對王玉輝、范進、匡超人都既有諷刺,又有同情。 C.《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是這部小說最成功之處。 D.《格列佛游記》童話式的敘事風格極大地刺激了讀者的感官和想象力,不過,童話色彩只是這部小說的表面特征,尖銳而深刻的諷刺才是其靈魂所在。作者寫這部小說意在諷刺英國現實。 發(fā)布:2024/12/26 23:0:1組卷:23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