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地球上的動物一般可以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兩種。恒溫動物主要是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來調節體溫的恒定;變溫動物則通過移動身體獲得更多的陽光照射或較高的氣(水)溫來提高身體的溫度。恐龍是恒定動物還是變溫動物,是科學家經常激烈爭論的問題。
          科學家甲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恒溫動物。
          論點一:今天北極圈內的中生代地層中,常發現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
          論點二:象恒溫動物一樣,少數恐龍化石也殘留有能保溫的羽毛結構;
          論點三:象恒溫的哺乳動物一樣,恐龍化石的骨骼中布滿管狀空隙,這是血管的痕跡;
          論點四:象恒溫的哺乳動物一樣,恐龍化石群中具有較高的獵物/捕食者比值。
          科學家乙提出下列論點支持恐龍是變溫動物:
          論點五:從恐龍化石的尺寸判斷,一般說恐龍的體型都很龐大;
          論點六:到了冬天,恐龍就會從嚴寒的區域遷往氣候暖和的區域;
          論點七:恐龍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夏天強烈的陽光,而不是防止體溫下降;
          論點八:今天的許多爬行類動物,其骨骼也有豐富的血管,但一些小型鳥類和哺乳類動物骨骼血管較少;
          論點九:今天的變溫動物群體中的獵物/捕食者比值,與恒溫動物是接近的。
          (1)乙提出的5個論點中,哪一項不能與甲所提出的論點構成對應關系的?
          A
          A

          A、論點五    B、論點六    C、論點七     D、論點八
          (2)如果乙認為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恐龍仍有機會曬到陽光,他的理由是
          A
          A

          A、恐龍隨季節遷移   B、地球板塊移動,將恐龍帶到低緯度
          C、北極圈內有很多北極熊,可供恐龍作食物  D、恐龍有冬眠的習慣,所以冬季不需要陽光
          (3)一般恒溫動物群體中,保持著較高的獵物/捕食者比值。從能量消耗的角度分析,這是為什么?
          (4)在寒冷的北極,發現土生土長的恐龍化石。根據所學的知識,你如何才能解釋這種現象呢?

          【答案】A;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8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生活在北方的蛇和狼,到了冬季,蛇要冬眠,狼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

            發布:2025/1/4 8:0:1組卷:2引用:3難度:0.7
          • 2.蛇為變溫動物,也就是體溫隨著外界的溫度而改變,故推測其較不適合生活于何種生活環境(  )

            發布:2025/1/4 8:0:1組卷:32引用:41難度:0.7
          • 3.2020年10月24日,國際淡水豚日暨“第二屆長江江豚保護日”宣傳活動在南京舉行,這次活動對深入貫徹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提高社會對長江旗艦物種--長江江豚認知及對長江環境的關注度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近年來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破壞了江豚的棲息環境,使其瀕臨滅絕。由于江豚處于食物鏈的頂端,最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如人為漁業活動、有毒物質的排放、航運等都可能導致江豚死亡。
            長江江豚性情活潑,食物包括鰻魚、鱸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每年10月繁殖,每胎產1仔。雌豚有明顯的保護、喂養幼仔的行為。授乳時,雌豚和幼仔常出沒在水較淺、較緩的區域。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江豚屬于
             
            (選填“魚”或“哺乳動物”),其生殖方式是
             

            (2)資料中提到的6種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
             

            (3)江豚體表光滑,身體呈流線型,有利于其在水中生活,這體現了生物
             
            環境的生物學觀點。
            (4)為了更好的保護長江江豚,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具體應該怎么做?
             

            發布:2025/1/8 8:0:1組卷:18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