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0年,“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2021年,我們又將喜迎建黨百年華誕。下面是某校九年級開展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材料一:“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統計
經濟運行 | 民生改善 | 科技起步 | 強軍興軍 |
國內生產總值保持了6.7%的年均增速,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01.5986萬億元,首次突破100萬億元。 | 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2020年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0%,“天問一號”“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 | 構建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
材料二:2021年兩會期間,我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算的兩筆“賬”刷屏網絡,一筆是,自然生態賬。生態總價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值。這里面不僅有林木本身的價值,還有綠肺效應,更能帶來旅游、林下經濟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實際上是增值的。另一筆是,政治生態賬。作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政基礎。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百年已是風雨兼程,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唯有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方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習近平算的兩筆“賬”背后,一“綠”一“紅”,綠是特色,紅是底色。綠,使中國青山常在。紅,使中國行穩致遠。
(2)結合材料二,思考習總書記算一“綠”一“紅”兩筆賬的原因?
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闡述中國人應該用哪些智慧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考點】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
【答案】(1)①我國經濟增長成就顯著;②人民生活水平、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③科技創新成就斐然;④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綠”的原因:①良好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物質基礎。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②破壞生態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③良好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有利于更好地發展生產,創造財富,人民安居。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物質財富。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紅”的原因:紅色基因是民族精神在當時歷史時期的體現。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3)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②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③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④必須走中國道路;⑤必須弘揚中國精神;⑥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2)“綠”的原因:①良好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物質基礎。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②破壞生態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③良好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有利于更好地發展生產,創造財富,人民安居。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物質財富。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紅”的原因:紅色基因是民族精神在當時歷史時期的體現。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3)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②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③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④必須走中國道路;⑤必須弘揚中國精神;⑥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據統計,環境污染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損失高達680億元,相當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損失。這表明( )
A.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是相矛盾的 B.可以先發展經濟,后治理環境 C.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D.要保護國民經濟持續發展,難免會破壞環境 發布:2024/12/28 1:30:1組卷:15引用:13難度:0.9 -
2.北京2022年冬奧會是全球首個實現了碳中和的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它是全球首個采用此技術的場館。這一技術( )
A.傳遞中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發展共識 B.體現了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的大國擔當 C.說明我國生態環境有所改善,高枕無憂 D.符合我國“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理念 發布:2024/12/28 3:0:1組卷:3引用:2難度:0.5 -
3.對如表的時事進行歸類,最適合的主題( )
★2019年9月18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2019年12月1日,中央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A.“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B.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C.促進東部地區的率先發展 D.西部地區發展向縱深推進 發布:2024/12/31 8:0:33組卷:10引用: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