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1875年有動物學家對樹林中飛舞的小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仔細研究捕捉到的小蟲標本,發現它們體型偏小,長有兩對翅膀,頭部小,呈圓球形,胸部所占比例較大,腹部長而向后變尖。有趣的是這種小蟲的雄蟲會用三對足抱著一個白色絲質小球,成群地飛舞。
十幾年后,這種小蟲被命名為球虻,屬于雙翅目舞虻科這個大家族。雄性球虻為什么要帶著一個絲質的小球飛舞呢?原來這些小球是雄蟲獻給雌蟲的“彩禮”,有了它,雌蟲才不會把雄蟲吃掉,而是與之交配。今天,我們能夠得出這些結論,是因為動物學家們觀察了大量舞虻科不同物種的求偶過程,相互比較后,才得知了這種奇特的習性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最初,舞虻科雄蟲與雌蟲交配是不獻禮的,求愛的雄蟲偶爾會成為饑餓雌蟲的盤中餐(見圖中A)。后來,某些種類的舞虻雄蟲找到了保護自己的策略--求愛時給雌蟲送去捕捉的獵物,在雌蟲享用時,雄蟲乘機與之交配(如圖中B)。送禮的作用是為了吸引雌蟲的注意力,成了求愛的信號。有的舞虻物種的雄蟲在捕捉到獵物后,會從肛門吐出絲質氣球,把獵物包在里面,以免獵物掙扎(如圖中C)。但是有的物種的雄蟲在捕捉到獵物后,先把獵物的汁液吸干,再把干癟的獵物包進球中。在這種情況下,禮物完全失去了食物的作用,而僅僅剩下了用來刺激交配的功能。顯然,此時獵物已變得可有可無,發展到最后,完全由那個白色絲質小球取代了(如圖中D)。今天所見的抱著小球飛舞的球虻,實際上是在尋找交配對象。
(1)球虻屬于昆蟲昆蟲綱動物,其形態特征有三對足、兩對翅、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三對足、兩對翅、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至少兩點)。
(2)球虻的生長發育要經歷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這種發育方式稱為完全變態完全變態發育。
(3)從行為形成過程看,交配前雄球虻為雌虻送禮物的行為屬于先天性先天性行為,這是由遺傳物質遺傳物質決定的。
(4)雄球虻的求偶行為經歷從“無獵物”→獻獵物→獻包裹獵物獻獵物→獻包裹獵物→獻空殼的過程,這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演化形成的。
【考點】群體中的信息交流.
【答案】昆蟲;三對足、兩對翅、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完全變態;先天性;遺傳物質;獻獵物→獻包裹獵物;自然選擇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3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當電鰻捕到獵物時,會以極高的頻率放電,同種電鰻聞訊而來,它交流信息的“語言”是( )
A.動作 B.電流 C.聲音 D.氣味 發布:2024/12/30 14:30:4組卷:33引用:31難度:0.9 -
2.每年春季,陜西漢中油菜花海不僅吸引大批游客,同時也吸引了很多蜜蜂。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蜜蜂屬于昆蟲,身體胸部有
(2)蜜蜂群體中,蜂王的主要職能是產卵、繁殖后代,雄蜂的職能是與蜂王交配,工蜂的主要職能是建造蜂房、采集食物、撫育后代、防御敵害等。這一材料體現出不同成員之間存在著明確的
(3)蜜蜂找到蜜源后,會通過圓形舞或“8”字擺尾舞“告訴”同伴蜜源的距離和方向,這說明蜜蜂能通過
(4)蜜蜂在采集花蜜的同時,也會幫助植物發布:2025/1/3 8:0:1組卷:4引用:1難度:0.4 -
3.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結合圖中動物回答問題:
(1)蜜蜂是昆蟲的一種,屬于
(2)黑長尾猴屬于
(3)斑馬魚生活在水中,用
(4)上述實例表明:動物的發布:2024/12/24 8:0:2組卷:5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