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八年級(2)班開展了以“遠離違法犯罪”為議題的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下列任務。
事件一:為了向同學們普及法治知識,班委會組織開展了“違法行為我辨識”的知識競賽。以下是本環節中的一道題:

(1)請你根據圖示內容,判斷A、B處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的類型,并分別說明判斷依據。
(2)為了更好的防范類似的案例,我們應如何遵章守法?
事件二:下午,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向同學們講述了一則法治案例:徐某在5樓收購廢品后,嫌物品太重,便將裝有15斤舊書本的袋子扔向樓下,恰巧砸中了行人趙某。最終,法院以高空拋物罪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圍繞這一案例,同學們紛紛展開討論,其中,小妍和小宇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小妍: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
小宇:違法無小事,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3)請你任選一個觀點,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1)A:行政責任。依據:鄭某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15天,表明鄭某的行為觸犯了行政法律法規,屬于行政違法行為。B:刑事責任。依據:張某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緩刑和罰金,受到了刑罰處罰,表明張某觸犯了刑法,屬于犯罪行為。
(2)①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3)小妍觀點: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②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小宇觀點:①法律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合法的有效準繩;②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2)①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3)小妍觀點: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②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小宇觀點:①法律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合法的有效準繩;②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23 9:0:1組卷:13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