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某居民住宅區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居民王某欺負鄰居李家孤兒寡母,建院墻時強占李家宅基地。居委會、派出所對王某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多次進行教育,但王某不予理睬。李家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依法判決王某限期內拆除院墻,讓出多占的李家宅基地。王某無視法院判決,拒不執行。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強制王某執行法院判決。
材料二:2021年,“醉駕入刑”已實施十周年,10年來,全國因酒駕醉駕導致的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較法律實施前10年大幅下降,“開車不飲酒,飲酒不開車”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1)人民法院對王某實施制裁的依據是什么?這種依據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交通事故“大幅下降”體現了法律的哪些作用?
【答案】(1)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2)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2)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1 8:0:9組卷:20引用:1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