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古詩詞,回答以下各題。
定風波①
北宋?范仲淹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
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注釋】①這首詞是范仲淹在50多歲時創作的。當時他被貶鄧州,重修覽秀亭、構筑春風閣、營造百花洲,并設立花洲書院,閑暇之余還到書院講學,也讓鄧州文運大振。有一次,范仲淹重讀陶淵明的詩歌,有所感慨,便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1)這首詞上闋在流傳的過程中缺了一個字,請你根據對這首詞的理解,從以下兩個字中,選出你認為最適合的字,并簡述理由。
A.殘
B.百
(2)在人生不同階段和不同境遇下,思想觀念也會發生變化。這首詞中“功名得喪歸時數”一句與《岳陽樓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異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示例一:選A。此時“春欲暮”,百花凋零。“殘”字能表現這一情形。
示例二:選B。此行為了“尋芳”,結果是“恍然身入桃源路”,可見百花洲上依然燦爛,“百”字表現百花盛開的美景。
(2)相同點:都表達作者淡泊功名,不計較自身得失成敗的豁達胸襟。不同點:功名得喪歸時數羨慕歸隱生活,認為時運天注定,有消極避世的情緒;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積極進取,以天下為己住的高尚情操。
示例二:選B。此行為了“尋芳”,結果是“恍然身入桃源路”,可見百花洲上依然燦爛,“百”字表現百花盛開的美景。
(2)相同點:都表達作者淡泊功名,不計較自身得失成敗的豁達胸襟。不同點:功名得喪歸時數羨慕歸隱生活,認為時運天注定,有消極避世的情緒;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積極進取,以天下為己住的高尚情操。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27 7:0:1組卷:2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詩文名句不符合語境的一項是( )
A.賈爺爺真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七十歲了還不想著頤養天年,而是去山區興辦企業,帶動當地人民脫貧致富。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自從富春江兩岸實施了“亮燈工程”,火樹銀花的夜景總是給游客帶來驚喜。 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祝愿遠行求學的你,克服成長路上的困難,學業進步,早日實現心中的夢想。 D.在中秋佳節這個特殊日子,歸國探親的旅法華僑用杜甫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來表達心情,是最恰當不過了。 發布:2024/12/26 17:0:2組卷:160引用:5難度:0.9 -
2.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甲]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乙]
磧中作①
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②,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③萬里絕人煙。①磧(qì):沙漠。這首詩是詩人從軍經過沙漠時所作。②走馬:騎馬奔跑。欲到天:形容目的地遙遠,好像要走到天邊似的。③平沙:平曠荒涼的沙漠。
(1)兩首詩詞都描寫了邊塞的風景。[甲]中邊塞的景突出了一個“
(2)這兩首詩詞均表現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布:2024/12/27 3:0:1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3.古詩詞賞析。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下列對這首詞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詠月詞。作者將美好的月色、豐富的情感以及人生哲理融入其中。
B.如果用“望月”兩個字來概括上闋的內容,那么下闋的內容可概括為“嘆月”。
C.“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奇妙的藝術構思。
D.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
(2)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這首詞都寫到了“月”。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月”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發布:2024/12/26 18:0:1組卷:2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