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奮進的中國在新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某校時政社團開展熱點追蹤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我成長】《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確立了五年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目標,明確到2025年,政府行為要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著力實現行政執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行為中都能看到風清氣正、從每一項執法決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怎樣才能實現《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的總體目標?
【我感悟】2022年9月10日晚,《2022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在江蘇衛視首播。晚會以“梨園中秋,華彩盛世”為主題,凸顯戲曲藝術魅力,將傳統的節日內涵和戲曲藝術融為一體,全國各地劇種也得到悅納融匯。其中,昆劇《叱咤星河》,結合最新的電視攝錄技術,融合歷史與現代、虛幻與現實、文物與戲曲,打造獨特的魔幻時空,以戲曲唱、念、做、打的方式,賦予青銅人像以生命力。這是古老的戲曲藝術與古代文明相通的瞬間,也是江蘇戲曲武戲的大膽突破和創新嘗試。江蘇衛視“中秋+戲曲”的配方,別出心裁,別具一格,走出了一條展示中國氣派、富有江蘇特色的差異化道路。
(2)運用“延續文化血脈”的知識,說說江蘇衛視打造《2022江蘇中秋戲曲晚會》的意義。
【我思考】作為全球性的體育盛事,北京2022年冬奧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綠色奧運也讓冬奧會具有更加獨特的魅力。開幕式點火儀式以“不點火”代替“點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傳遞出低碳環保的綠色奧運理念。全部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新建場館均取得三星綠色建筑設計標識,改造場館也通過改造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冰球館”和“速滑館”均利用光伏板建設了“綠色”屋頂,從源頭上減少了碳排放。
(3)以上材料體現了道德與法治課的哪些觀點或道理?
【答案】(1)①國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③公民: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積極行使監督權。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④社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營造法治文化環境。⑤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2)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⑤有利于增強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傳播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⑥有利于宣傳當地特色文化,促進文旅產業發展,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⑦有利于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⑧有利于傳承文化血脈,激發人們心底的家國情懷。⑨有利于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
(3)①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③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④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⑤我們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⑥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2)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④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⑤有利于增強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傳播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⑥有利于宣傳當地特色文化,促進文旅產業發展,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⑦有利于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⑧有利于傳承文化血脈,激發人們心底的家國情懷。⑨有利于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
(3)①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③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④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⑤我們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⑥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7 0:0:1組卷:2引用:3難度:0.4
相似題
-
1.2016年9月12日,《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指出:中國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積極防范和糾正冤假錯案。這表明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我國在努力實現( )
A.科學立法 B.嚴格執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發布:2024/12/28 1:30:1組卷:11引用:2難度:0.8 -
2.面對人民群眾關注的“難點”“痛點”,近年來我國制定或者修改了網絡安全法、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訴訟法等這些修訂說明我國( )
①正在不斷完善法律體系
②努力使每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
③使每個司法案件都體現絕對公平正義
④使每位公民都能直接參與法律的制定或者修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139引用:7難度:0.7 -
3.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工作規則》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18年工作要點》。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訂草案》。根據上述信息,我們可以推斷( )
①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履行制定法律法規的職能
③有助于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積極履行行政的職責
④我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44引用:8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