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為探究“合力做功與物體動能改變的關系”設計了如下實驗,他的操作步驟:

(1)按圖1擺好實驗裝置,其中小車質量M=0.20kg,鉤碼總質量m=0.05kg。
(2)釋放小車,然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電源頻率為f=50Hz),打出一條紙帶。
(3)他在多次重復實驗得到的紙帶中取出自認為滿意的一條,如圖2所示。把打下的第一點記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用厘米刻度尺測得各計數點到0點距離分別為d1=0.041m,d2=0.055m,d3=0.167m,d4=0.256m,d5=0.360m,d6=0.480m…,他把鉤碼重力(當地重力加速度g=10m/s2)作為小車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點到打下第5點合力做功W=0.1800.180J(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用正確的公式Ek=1200M(d6-d4)2f21200M(d6-d4)2f2(用相關數據前字母列式)把打下第5點時小車的動能作為小車動能的改變量,算得Ek=0.125J。
(4)(多選)此次實驗探究的結果,他沒能得到“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且誤差很大。通過反思,他認為產生誤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確的是ABAB。
A.鉤碼質量太大,使得合力對物體做功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太多
B.沒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對物體做功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太多
C.釋放小車和接通電源的次序有誤,使得動能增量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D.沒有使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距離也是產生此誤差的重要原因。
1
200
M
(
d
6
-
d
4
)
2
f
2
1
200
M
(
d
6
-
d
4
)
2
f
2
【考點】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
【答案】0.180;;AB
1
200
M
(
d
6
-
d
4
)
2
f
2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2引用:5難度:0.5
相似題
-
1.“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時小車應 (填“A”或“B”)打點計時器由靜止釋放;
A.遠離
B.靠近
(2)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該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 s;
(3)實驗時把沙和沙桶的總重力當作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為減小實驗誤差,沙和沙桶的總質量m與小車的質量M的關系必須滿足:m M。發布:2024/12/29 20:0:1組卷:62引用:6難度:0.6 -
2.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長木板要適當傾斜,以平衡小車運動中受到的阻力 B.重復實驗時,雖然用到橡皮筋的條數不同,但每次應使橡皮筋拉伸的長度相同 C.利用紙帶上的點計算小車的速度時,應選用紙帶上打點最密集的部分進行計算 D.利用紙帶上的點計算小車的速度時,應選用紙帶上打點最稀疏的部分進行計算 發布:2024/12/29 20:30:1組卷:136引用:7難度:0.5 -
3.某同學為了探究桿轉動時的動能表達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質量為m的均勻長直桿一端固定在光滑轉軸O處,桿由水平位置靜止釋放,用光電門測出另一端A經過某位置時的瞬時速度vA,并記下該位置與轉軸O的高度差h。
(1)調節h的大小并記錄對應的速度vA,數據如表。為了形象直觀地反映vA和h的關系,應選擇
(2)當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結合圖象分析,桿轉動時的動能Ek=組 次 1 2 3 4 5 6 h/m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vA/(m?s-1) 1.23 1.73 2.12 2.46 2.74 3.00 vA-1/(s?m-1) 0.81 0.58 0.47 0.41 0.36 0.33 vA2/(m2?s-2) 1.50 3.00 4.50 6.05 7.51 9.00 發布:2024/10/31 8:0:1組卷:2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