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基魚塘是一種典型的水陸物質和能量交換型生態工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質循環物質循環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
(2)該生態工程將植物殘渣、動物糞便等廢棄物充分利用,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和能量的多級利用多級利用。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物質循環再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3)物種繁多而復雜的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抵抗力穩定性。該生態農業中,眾多的生物通過食物鏈食物鏈關系互相依存,可提高系統的生產力,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物種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原理。
(4)該生態系統把很多單個生產系統通過優化組合,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通過改變和優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功能的目的。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
(5)在建設該系統時,為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需要考慮環境容納量環境容納量,它是指某種環境所能養活的生物種群的最大數量某種環境所能養活的生物種群的最大數量。
【考點】能量流動的特點及相關計算.
【答案】物質循環;多級利用;物質循環再生;食物鏈;物種多樣性;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環境容納量;某種環境所能養活的生物種群的最大數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5難度:0.7
相似題
-
1.如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確的是( )
A.圖中b=h+c+d+e+f B.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100%baC.“草→兔→狼”這一關系中,狼糞便的能量屬于d D.縮短食物鏈可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發布:2024/12/30 23:0:2組卷:154引用:28難度:0.7 -
2.科學家發現一生態系統遭到某外來物種入侵,隨即開展了輕度、中度、重度入侵區的群落植物多樣性調查,結果如圖甲,同時對輕度入侵區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乙[注:圖中數字為能量數值,單位是:J/(cm2?a)].請回答:
(1)豐富度是指
(2)該入侵物種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它植物生長發育,同時能引起昆蟲和動物拒食。入侵物種與本地植物之間構成
(3)研究發現:黑麥草能抑制該入侵物種的生長。為了解其抑制機制,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完全營養液培養黑麥草幼苗一段時間。
②取一定量培養過黑麥草的營養液,加入用于培養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液中作為實驗組,對照組加入等量的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液。
③在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并比較兩組入侵物種幼苗的生長情況。
由以上實驗步驟可知,該實驗目的是探究
(4)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65引用:4難度:0.7 -
3.植食性動物在獲取食物的過程中,存在食入量,未食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有機物質積累量、呼吸代謝消耗量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未食入量和未同化量最終都通過有機物的形式流入分解者,被分解者利用 B.用有機物質積累量/食入量可計算生產者到植食性動物的能量傳遞效率 C.在同化量相同的情況下,恒溫動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要少于變溫動物 D.有機物質同化量/食入量的值越大,說明同樣的飼料能夠讓動物的生長量更多 發布:2024/12/16 0:30:1組卷:11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