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下圖甲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圖乙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g表示能量值。丙圖是某種群的λ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據圖作答:

          (1)圖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別為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
          各營養級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
          各營養級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

          (2)圖乙中,若A表示圖甲中營養級Ⅱ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C表示
          營養級Ⅱ的生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營養級Ⅱ的生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若圖甲中營養級I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y,則營養級Ⅰ、Ⅱ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B
          y
          B
          y
          (用圖中所給字母表示)。
          (3)假設營養級Ⅱ的某種群的λ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丙圖所示,2~8年中種群數量多的是第
          4
          4
          年,據圖分析5~7年間,該種群的年齡組成是
          衰退
          衰退

          【答案】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各營養級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營養級Ⅱ的生物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B
          y
          ;4;衰退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9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科學家發現一生態系統遭到某外來物種入侵,隨即開展了輕度、中度、重度入侵區的群落植物多樣性調查,結果如圖甲,同時對輕度入侵區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乙[注:圖中數字為能量數值,單位是:J/(cm2?a)].請回答:

            (1)豐富度是指
             
            ,其隨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入侵區植物物種數變化較小。
            (2)該入侵物種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它植物生長發育,同時能引起昆蟲和動物拒食。入侵物種與本地植物之間構成
             
            關系,由此說明信息傳遞的作用是
             

            (3)研究發現:黑麥草能抑制該入侵物種的生長。為了解其抑制機制,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完全營養液培養黑麥草幼苗一段時間。
            ②取一定量培養過黑麥草的營養液,加入用于培養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液中作為實驗組,對照組加入等量的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液。
            ③在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并比較兩組入侵物種幼苗的生長情況。
            由以上實驗步驟可知,該實驗目的是探究
             

            (4)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
             
            法調查初級消費者田鼠種群密度,初級消費者到次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65引用:4難度:0.7
          • 2.如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0 23:0:2組卷:154引用:28難度:0.7
          • 3.植食性動物在獲取食物的過程中,存在食入量,未食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有機物質積累量、呼吸代謝消耗量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發布:2024/12/16 0:30:1組卷:11引用:5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