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坐骨神經(含有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由腰骶部的脊髓沿大腿后面下行連接到足,管理下肢的活動。為研究可卡因對坐骨神經的麻醉順序,研究人員用已被破壞大腦并暴露出坐骨神經的蟾蜍進行如下實驗:
①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膚,后肢均出現收縮現象;
②將含有一定濃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坐骨神經上,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膚,前者無反應,后者后肢出現收縮現象;
③一段時間后,再刺激腹部皮膚,收縮反應消失。
(1)在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膚前,神經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是靜息時,神經細胞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靜息時,神經細胞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
(2)①中兩次收縮的反射弧,除感受器不同外,傳入神經傳入神經也不同。該實驗的結論是可卡因 先麻醉傳入神經,再麻醉傳出神經可卡因 先麻醉傳入神經,再麻醉傳出神經。
(3)蟾蜍毒素能與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結合。先用蟾蜍毒素處理坐骨神經,一段時間后再將坐骨神經移至高濃度氯化鈉溶液中,給予足夠強度的刺激,結果動作電位峰值大幅下降。可能的原因是蟾蜍毒素與Na+通道蛋白結合導致蛋白質結構發生改變,Na+內流減少蟾蜍毒素與Na+通道蛋白結合導致蛋白質結構發生改變,Na+內流減少。
【答案】靜息時,神經細胞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傳入神經;可卡因 先麻醉傳入神經,再麻醉傳出神經;蟾蜍毒素與Na+通道蛋白結合導致蛋白質結構發生改變,Na+內流減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65引用:6難度:0.5
相似題
-
1.閾電位是指能引起動作電位的臨界膜電位。用同種強度的閾下(低于閾電位)刺激分別以單次和連續的方式刺激上一神經元,測得下一神經元的膜電位(突觸后膜)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閾電位大小主要受組織液和神經細胞內K+濃度的影響 B.單次閾下刺激突觸前神經元,突觸前神經元電位不發生變化 C.連續多個閾下刺激可疊加并引發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 D.改變多個閾下刺激的強度和頻度不改變動作電位的峰值 發布:2024/12/18 7:0:1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如圖表示神經纖維上的生物電現象,關于此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h2>
A.A,C兩處表示未興奮區域,B處表示興奮區域 B.A,C兩處膜外電位相同,B,C兩處膜外存在電位差 C.A處膜外只存在陽離子,B處膜外只存在陰離子 D.B處產生的興奮能傳導至A,C兩處 發布:2024/12/31 5:30:3組卷:2引用:5難度:0.7 -
3.如圖表示電刺激軸突上某一點后,該神經細胞軸突膜外某一時刻的電位示意圖,在A、B兩點連接上一個電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A處的膜電位屬于靜息電位,B處的膜電位屬于動作電位 B.膜內A點和B點之間的電流方向與膜外的電流方向相反 C.圖中電表指針發生偏轉與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有關 D.刺激該神經元的樹突處某點時不會產生如圖所示的變化 發布:2024/12/16 19:0:2組卷:11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