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人物通訊,完成下面各題。
          春天來了——關于疫情后城市重啟的通訊
          記者:王嘉興 魯沖
                2020年的春天不可阻擋地到來了。
                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嚴酷考驗的華夏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城市從嚴冬中蘇醒了。
                這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一名醫生說,是他在急診科又開始處理骨傷病人的時候;一名警察說,是回到原先的崗位督促人們遵守交通規則的時候;一位住在商業街邊的居民說,是發現放了兩個月“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大屏幕又開始播放熱熱鬧鬧的商業廣告的時候……
                在環衛工人老嚴的眼里,城市蘇醒的時間與他的工作量緊密相關。
                他負責清掃的街道是城市最繁華、人流量最高的商業街之一。有那么一段時間,這里寂靜得只剩下掃帚劃過地面的聲音。他的工作前所未有地輕松:只需清掃落葉,不用再面對一小時不管就滿溢的垃圾桶、不計其數的奶茶杯和串簽——可是這輕松讓老嚴感受到的是一種從未經歷過的憋悶和緊張。嘈雜的叫賣聲消失了,燈牌也不亮了,所有的店鋪大門緊閉,就連空氣都寂靜得似乎被凍住了。
                春天來臨的時候,老嚴又聽到規律的、曾令他感到厭煩的噪音,他又開始勞累了——垃圾桶又開始慢慢滿起來,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得清理了。他一邊劃動著掃帚一邊愉快地嘀咕著“好了,好了,好起來了”。
                就在老嚴負責清掃的這條街,服裝店、副食店的店主們紛紛接到通知,可以回店里做清潔、備貨,準備開業了。消毒藥水的味道漸漸被食物的香味替代,外賣員的叫喊聲不時穿過街道,“81號!好了沒有?”“快點喲,152號客戶在催呢!”
                最近一周,外賣小哥陳鋒跑了200單,是疫情期間最低谷時的兩倍。陳鋒告訴記者,盡管與平日的一周400單仍有距離,但他確信,一切都正在好起來。他騎著摩托再不能一人一條車道在路上隨便跑了——路上的車多起來了,甚至偶然有車輛發生刮蹭。陳鋒又要小心避讓汽車和行人了。
                陳鋒接到的訂單內容越來越豐富:之前只有送正餐飯食的,漸漸地,年輕人喜歡的奶茶店、小零食店的外賣也開始了!最讓陳鋒興奮的是,他最喜歡的潘家米粉店開門了。在等單的時候,陳鋒可以抽空在這家價廉味美的餐館嗦一碗米粉。和其他食客一樣,嗦完粉的陳鋒總是滿面笑容。
                米粉店的潘老板印象最深的顧客是一個胖嘟嘟的年輕小伙。剛開始允許堂食那幾天,根本沒有人來店里坐著吃。終于,這一天,這個年輕人走進來,猶豫幾秒鐘,坐下了,摘了口罩:“老板,一碗細粉,……額,加粉。”這胖小伙可能住在附近,沒有疫情的時候,經常光顧潘老板的小店,總是像這天一樣,笑瞇瞇的。
                潘老板告訴記者,重新開業后,她把新做的準備過年期間漲價的牌子找了出來,拿抹布擦干凈上面的積灰,然后用記號筆把價錢改回平日的價格。“其實我們的食材成本漲了,給我送米粉、蔬菜的小販都感慨生意不好做。但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都不容易,我們一起渡過難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生意有的是時間做。”
          是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正在好起來了。
                多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恢復為普通患者就診的醫院,援鄂醫生們回到家鄉救死扶傷,武漢本地醫生從呼吸科回到自己的科室;所有公交車恢復運行,所有地鐵又繼續在軌道上穿行,所有銀行網點恢復營業;高三初三的學生回到校園迎接高考中考,其他年級的孩子也仿佛聽到了春風中的呼喚……
                下午,鐘樓傳來6聲鐘響,老嚴該下班了,他期待鐘聲再次淹沒在商業街的人聲鼎沸里,這個直脾氣的中年人告訴記者,他會繼續啰嗦那些不守規矩的攤販和亂丟垃圾、亂吐痰的人。陳鋒騎著摩托繼續穿梭在大街小巷,晚上的外賣生意不錯,如果運氣好還能搶到幾單順路的。潘老板準備好第二天開店需要的食材,將店面打掃干凈,該回家關心孩子今天的作業了……
                這一天,一個市民外出散步后,撿回一根冒著青芽的樹枝插在陽臺上:“我已經錯過了大半個春天,現在要抓住春天的尾巴。”
          (摘錄改編自《中國青年報》)(1)文中哪些通訊的事件可以看出“城市蘇醒了”?請分條概括。
          (2)分析這篇通訊第一段的作用。
          (3)請根據這一篇通訊的寫作對象和內容銜接來推斷,結束對潘老板的采訪后,緊接著,記者最可能采訪并詳寫的是
          B
          B

          A.高三初三的學生
          B.給米粉店送食材的小販
          C.外賣小哥
          D.這條街上的另一位店主
          (4)賞析文中的劃線句。
          這個年輕人走進來,猶豫幾秒鐘,一坐,摘了口罩……
          (5)文章開頭和結尾都寫到“春天”,除了指隨著自然季節更替而來臨的春季,這兩處所寫的“春天”還有哪些含義?

          【考點】提取新聞信息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短文概括出主要內容。(18個字以內)
                  中新社臺北5月1日電 四川雅安廬山震災牽動各地民眾的心。5月1日“兩岸四地災難救援重建交流研討會”在臺北召開,來自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的專家與會,分享汶川地震、臺灣莫拉克風災等災后重建經驗,以期對雅安地震后續重建工作有所助益。
                  此次研討會由臺灣伊甸基金會主辦。該會執行長黃琢嵩表示,希望通過兩岸四地交流心得,可以有個平臺一起為災后重建出力。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郭虹是此次雅安地震“420成都公益組織聯合救援行動”總召集人,她向參與此次地震救援的臺灣公益組織表示感謝,并致贈志工救災衣。郭虹還以四川汶川地震救援和重建為例,強調在災后重建中跨界合作非常重要。與會專家還從“災區福利服務輸送”、“災民生計與小區產業發展”、“面對未來災難”和“重建與永續發展”四個方面探討災后重建工作。

            發布:2024/12/4 8:0:2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2.閱讀選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樊永強)1992年1月,黨中央作出實施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決策之后,為這個舉世矚目的“中國第一船”取什么名稱,備受國人和世界關注。
                  1993年,當時的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向參加飛船研制的各單位發出了“為中國飛船征集名稱”的通知。經慎重考慮,載人航天辦公室建議用“神舟”為我國飛船命名。
                  從字面上看,“神舟”意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諧音,象征著飛船研制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業大協作的產物;同時,“神舟”又有神氣、神采飛揚之意,預示著整個中華民族都將為飛船的誕生而無比驕傲與自豪。
                  1994年初,“神舟”這個名字最終從眾多的方案中脫穎而出。從此,中國自主制造的載人飛船有了名字——“神舟”。
                  隨著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騰飛上天,“神舟”這一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的光輝名字,從此傳遍神州大地。
            (摘自《搜狐新聞》)      2011年4月,中國貨運飛船名稱征集活動正式啟動。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組委會收到9640份提名:天梭、鯤鵬、天舟、神龍、龍舟……2013年10月,組委會向公眾公布了這艘備受關注的貨運飛船的名稱:天舟,寓意天地間往來的星漢之舟。“靈槎準擬泛銀河,剩摘天星幾個”《博物志》中傳說銀河和海相通,有個住在海邊的人想要乘坐“槎”(仙人所用的木筏)登天,木槎化火箭。我們把古人暢游浩渺宇宙的愿望變成泛“天舟”而相會于天宮的現實。
            (摘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材料二】
                  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的首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5月29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6月17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進駐天和核心艙。作為空間站建設階段的首個飛行乘組,他們開始了太空家園的建設。
                  三名航天員在核心艙內搞裝修、拆包裹、裝WIFI,還到艙外安裝了工具、設備、驗證了艙外服和機械臂的性能。太空駐留三個月后,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返回地面。
                  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帶著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與核心艙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繼續建設太空家園,在軌駐留時間達到6個月。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完成了任務,順利返回地面。
                  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搭載著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來到太空。7月24日,問天實驗艙發射成功,三名航天員在問天實驗艙里進行了一系列空間試驗、太空授課等活動,并通過問天氣閘艙成功出艙。10月31日,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夢天實驗艙對接、轉位之后,中國空間站三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11月12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
                  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費俊龍、鄧清明、張陸抵達太空。此次發射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規劃的12次發射任務全部圓滿完成。
            (摘自《載入史冊!6名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會師》2022.11.30《新民晚報》)
            【材料三】
            “太空教師”來了!3名航天員像魚兒一樣依次“游”入問天艙,開始帶領大家感受神奇的太空微重力環境。作為首個科學實驗艙,問天實驗艙等于把實驗室搬到了太空。
                  太空實驗開始了。在陳冬演示的毛細效應實驗中,沒有了重力的束縛,細管中的液面不斷上升,速度比地面上同樣的演示快得多;在太空趣味飲水演示中,劉洋用2米長的吸管成功喝到了袋中的飲料……一個個精彩的實驗顯示出太空環境的特別,讓同學們對太空微重力環境產生直觀的感受。
            “我在天宮二號種過生菜,最近還品嘗了蔡旭哲親手種植的生菜。”陳冬親手操作,對擬南芥進行樣品采集,并把它在太空的生長狀態凍存。實驗前,擬南芥已被陳冬放到科學手套箱里。打開擬南芥的生長盒,每個種植孔里分別種著通過基因調控控制不同開花期的擬南芥。已經開花的擬南芥花朵為白色,非常小。隨后,陳冬把剪下來的擬南芥放入凍存管里。陳冬介紹,所有的樣本采集完成后,就會把它們放在零下80攝氏度的低溫存儲區。等返回地球的時候,這些樣本將交給科學家進行研究。實驗中,陳冬戴上了混合現實眼鏡,借助這款眼鏡,可以更輕松高效地完成工作,地面課堂的同學們也能借助陳冬的視角更好地觀察實驗。劉洋展示了生命生態實驗柜里的水稻。經過70多天的生長,水稻已經從飽滿的種子變成了水稻植株。不過,它們的樣子看起來東倒西歪。這主要是因為失去了重力的刺激,水稻的生長方向也變得雜亂無章了。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2.10.13)
            (1)選出對以上材料的內容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
             

            A.搭乘“神舟十二號”的三名航天員到達太空后,開始建設太空家園。
            B.用“神舟”為我國載人貨運飛船取名是因為它是由我國自主研制的。
            C.從2021年4月到2022年11月末,我國共有12名航天員抵達太空。
            D.擬南芥的樣本采集完成后會被放在零下80攝氏度的低溫存儲區存儲。
            (2)結合【材料一、三】內容,補充下聯。
            上聯:太空課堂播撒科學種子
            下聯:
             

            發布:2024/11/22 11:0:2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3.請將下列消息寫成一句話新聞,20字以內。
                  自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宣布對部分臺灣水果實施零關稅后,5月中旬首批零關稅水果登陸福州,接著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紛紛議論何時才能吃上零關稅臺灣水果。5月30日一早,進入北京物美華天大賣場選購水果的顧客發現了一件新鮮事。在他們平時熟悉的水果柜臺上,突然出現了幾塊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寫著“臺灣水果展賣”。那一排排擺放整齊、新鮮飽滿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陸同胞,我們來了!”
            答:
             

            發布:2024/12/26 20:30:2組卷:14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