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第一部分 北京發(fā)展過程中的水源問題??北京城早期城市功能有限,對地表水源的需求不多。10世紀初葉以后,北京逐步發(fā)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政治中心,城市功能漸趨復雜化,對于地表水的需求也就【甲】。
??北京建都之后,曾歷金、元、明、清四朝,城址雖有遷移,但對增加水源或?qū)ふ倚滤磪s有著共同的要求。金時曾開鑿運河,但始終未能解決水源問題。至元,通惠河建成,仍有水源不足的困難。明時屢次疏浚通惠河,但終因水源缺乏不能成功。到了乾隆年間,于西北郊山麓一帶進行的一系列整理水源的工作,使得昆明湖起到了北京城水庫的作用。近百年來直到解放前,北京城的水源遭到不斷破壞。新中國成立以來,官廳水庫和密云水庫的興建,繼承了歷史上為北京【乙】新水源的任務(wù),取得了新成就。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官廳水庫,是一片平遠浩瀚的水面,呈現(xiàn)出重山環(huán)抱中前所未有的寧靜氣象。
??由此可知,_____
(1)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為文中【甲】【乙】兩處選擇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BB
A.突飛猛進 | 開辟 |
B.與日俱增 | 開辟 |
C.突飛猛進 | 開創(chuàng) |
D.與日俱增 | 開創(chuàng) |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40引用:1難度:0.9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濱海夜市蓬勃興起,特色小吃,手工藝品,街頭藝術(shù)……各種攤位摩肩接踵,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B.連云港籍作家徐則臣的長篇小說《北上》闊大開展,氣韻沉雄,講述了京杭大運河上幾個家族間風云變幻的百年秘史,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C.在青山綠水間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連忘返,都能讓我們領(lǐng)悟美的真諦。 D.老師夸贊李明寫的文章旁征博引,展現(xiàn)了他豐富的閱讀量,李明謙虛地表示這些征引不過是妙手偶得。 發(fā)布:2025/1/2 17:30:4組卷:37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A.在這個草長鶯飛的日子里,“有一種幸福叫‘我陪爸媽去遠足’”大型孝行活 動啟動,以大力弘揚“孝老敬老”的社會風尚。 B.家風是一種“軟約束”,通過潛滋暗長的影響,實現(xiàn)對家庭成員行為、作風、操守的 有效約束。 C.來到兵馬俑博物館,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兵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們的工藝實 在令人震撼。 D.直到 100 年后的今天,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光芒仍灼灼其華,燭照神州,激勵著新一 代青年。 發(fā)布:2025/1/4 7:30:3組卷:6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抗擊疫情的戰(zhàn)線上,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舍生取義的英雄模范,他們臨危不懼、勇往直前,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眾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災(zāi)大難都擊不垮、打不倒的。 B.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C.在學校組織的中秋晚會上,老師和同學們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色,共享天倫之樂。 D.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日夜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醫(yī)生們妙手回春,治愈了眾多患者,讓他們重獲健康。 發(fā)布:2025/1/3 4:0:3組卷:8引用:2難度:0.8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