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東北黑土地是普通土地經過上萬年演化而成,實質是腐殖質(黑色)含量很高的土壤。形成條件有二,一是春夏季,植物大量繁殖、生長茂盛;秋末植物枯死連同落葉堆積在地面,在寒冷而漫長的冬季,微生物的活動受到抑制,生物殘骸無法腐爛分解;二是來年開春,冰融時節,土壤濕度大而形成滯水層,生物殘骸分解緩慢,每年有機物積累量超過分解量。黑土開墾后,土壤水熱狀況改變,消除滯水層,增加通氣性。在作物生長季節,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也同步加快,產生大量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鎂等礦物質,肥力極高,土壤保水性好,非常適合作物生長,東北因此成為糧食主產區。
(1)為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與黑土的形成關系,設置以下實驗。取合適土壤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組,丁組土壤經高溫處理后再用做實驗。取適量且相同落葉均分成四份,分別掩埋在甲乙丙丁四組的土層中,各組在12個月的實驗中無外來雜菌污染,詳情如下表:
組別 | 甲 | 乙 | 丙 | 丁 |
土壤加無菌水情況 | 濕潤 | 恰好浸泡土壤 | 濕潤 | 濕潤 |
溫度及處理時間 | 以-10℃、0℃、10℃為順序,每個溫度段放置4個月,共12個月 | 20℃環境放置12個月 |
實驗組
實驗組
(填“對照組”或“實驗組”),若丁中的落葉在實驗結束時也分解消失了,最可能的原因是 落葉自身攜帶微生物
落葉自身攜帶微生物
。②甲乙丙三組中落葉殘留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
乙、甲、丙
乙、甲、丙
,則支持黑土形成機理。(2)實質上,與東北黑土地相比,普通土地中
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鎂等礦物質
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鎂等礦物質
含量不高,從黑土地優點考慮,對大量農作物的秸稈采取堆肥(掩埋)還田還是焚燒還田?請做出合適選擇并說明理由 堆肥(掩埋)還田;提高土壤肥力
堆肥(掩埋)還田;提高土壤肥力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答案】實驗組;落葉自身攜帶微生物;乙、甲、丙;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鎂等礦物質;堆肥(掩埋)還田;提高土壤肥力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32引用:2難度:0.2
相似題
-
1.“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人因此說“蛆是腐肉變來的”。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你如何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這個說法是否正確?(提示:蛆是蒼蠅的幼蟲,只有蒼蠅產卵后才有可能出現。肉類腐爛是腐敗細菌作用的結果。高溫滅菌,防止蒼蠅接觸,可使肉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新鮮。)
發布:2025/1/17 8:0:2組卷:5引用:3難度:0.4 -
2.張寧同學有天觀察到一塊腐爛的肉上有一些蛆(蒼蠅幼蟲),他產生了疑問“蛆是從哪兒來的呢?”.請你根據以下材料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幫助張寧同學解開這個疑團.(實驗材料:①兩個相同的玻璃碗 ②兩塊大小相同的新鮮豬肉 ③紗布)
(1)提出問題:腐爛肉上的蛆是從哪兒來的?
(2)作出假設:
(3)制定實驗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
請指出以上實驗成功的關鍵是設置了是發布:2025/1/17 8:0:2組卷:6引用:2難度:0.3 -
3.張青同學有天觀察到一塊腐肉上有一些蛆(蒼蠅幼蟲),他產生了疑問“蛆是從哪兒來的呢?”請你用以下材料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幫張青同學解開這個疑團.(實驗材料:①兩相同的培養皿 ②兩塊大小相同的豬肉 ③紗布)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實驗計劃.
(4)實施實驗計劃:將兩個培養皿編號為A、B并分別放入一塊豬肉;A培養皿口蓋上
(5)分析并得出結論:
(6)以上實驗成功的關鍵是設置了發布:2025/1/17 8:0:2組卷:10引用:3難度:0.5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