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臺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市中心處北緯28度,東經122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陸地面積9411平方千米,淺海面積8萬平方千米,是浙江沿海重要的開放城市之一.
材料二:1978~2007年臺州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演變示意圖如圖1.
材料三:1990~2007年臺州三次產業就業結構演變示意圖如圖2.

(1)根據材料二,請簡要分析臺州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演變.
(2)根據材料三,請分析臺州三次產業就業結構演變的狀況.
(3)簡要評價臺州三次產業就業和增加值的變化.
【考點】工業化和城市化產生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答案】(1)在1986年以前,臺州三次產業結構為“一、二、三”格局,產業結構以第一產業為支柱和主導,第二產業次之,第三產業比重最少.
1986年以后,臺州的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開始超過第一產業躍居主導地位,產業結構調整為“二、一、三”格局.再經過4年的發展,到199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也開始超過第一產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二、三、一”格局,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一直延續至今.
(2)從2003年開始,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開始超過了第一產業,就業結構調整為“二、一、三”格局.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2004年,臺州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也超過了第一產業,就業結構調整為“二、三、一”格局.
(3)臺州市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均符合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趨勢,臺州的產業結構正從以第一產業為主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整個產業結構基本上向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1986年以后,臺州的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開始超過第一產業躍居主導地位,產業結構調整為“二、一、三”格局.再經過4年的發展,到1991年,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也開始超過第一產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二、三、一”格局,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一直延續至今.
(2)從2003年開始,第二產業的從業人員開始超過了第一產業,就業結構調整為“二、一、三”格局.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2004年,臺州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也超過了第一產業,就業結構調整為“二、三、一”格局.
(3)臺州市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均符合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趨勢,臺州的產業結構正從以第一產業為主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整個產業結構基本上向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12:30:1組卷:0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舊水坑村位于廣州市番禺區,改革開放后,村集體和村民興建工廠、引進外資,自發地推動村莊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成為廣州為數不多的“億元村”之一。如圖為舊水坑村不同時期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完成36-37題。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該村重點應( )A.抬高企業準入門檻,加快產業升級 B.整合耕地資源,發展經濟作物種植 C.遷出部分污染企業,增加耕地面積 D.保持民族特色,大力發展民俗旅游 發布:2024/12/31 13:30:2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進入21世紀以來,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大幅提高,經濟地位明顯提升,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如表為四川省2000年、2018年三大產業比重和城市化水平水平相關指標統計表,據此完成14~16題。
年份 GDP(億元) 第一產業比重(%) 第二產業比重(%) 第三產業比重(%) 城市化率(%) 2000 3928.2 25.4 37 37.6 18.6 2018 40678 10.9 37.7 51.4 52.3
依據材料,四川省( )A.第一產業產值呈下降趨勢 B.第二產業產值基本不變 C.第三產業產值呈上升趨勢 D.產業結構變化不大 發布:2024/12/31 12:0:1組卷:6引用:1難度:0.8 -
3.如圖,衛星城和新城的建設目的是疏解倫敦主城區人口。早期衛星城以工業為主且工廠相對集中,人口3萬~6萬,道路呈環形放射狀。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務業為主,道路呈網格狀。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邊地區資源,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即時提供各類數據,促進通信、教育、社區和商貿等發展。2020年,MK新城入口約27萬。據此完成下題。
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可使MK新城( )A.城市職能轉變 B.工業集聚增強 C.城際聯系加強 D.逆城市化加快 發布:2024/12/31 14:30:1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