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
          “社交形象焦慮”你有嗎?      你聽過“社交形象焦慮癥”嗎?這可以說是網絡時代的新產物。其描述的癥狀包括:發完自拍會關注有多少人點贊,發完語音會自己點開再聽一遍,一旦自己制造了冷場就會很難過,怕沒人回應不敢在群里說話,自認為存在感薄弱。
                在某文化傳播公司上班的小馮是一位游戲宅男,平時言語很少。小馮說,有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大家都很活躍地聊天,小馮也忍不住插了幾句,可是大家瞬間沉默下來。當晚,小馮睡覺時一直憋得慌,一個人躲在被窩里哭了好久。
                種種網絡社交形象焦慮癥狀,算不算問題呢?心理學專家表示,人作為社會化的動物,找關注感很正常,在社交網絡平臺上期待點贊、回復和轉發并不羞恥,期待落空而產生的輕微焦慮情緒也并非“病態”。這些舉動中所彌漫著的“快來關注我”的渴望,是人類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社交形象焦慮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理疾病,而是太在意他人的看法。這個群體的人心思細膩,對自身要求太高;但是,也暴露出他們缺乏自信、內心不夠強大的缺陷。
          【材料二】
          “小黃雞守護計劃”欲為丟失兒童找媽媽“3分鐘內生成尋人啟事、10分鐘內將尋人啟事擴散、20分鐘內召集20人幫忙搜尋……”近日,被譽為中國版“安珀警戒”的“小黃雞守護計劃”在北京啟動,相關人士介紹了該計劃預計達到的目標。
                所謂“安珀警戒”是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一旦確認發生兒童綁架案之后,為了盡快找到兒童,通過廣播、電視、短信等方式迅速向社會大眾傳播的一種警戒告知。本次啟動的“小黃雞守護計劃”就是一個防止幼兒園兒童丟失的公益項目。該項目由貝聊科技、高德、網易聯合開展,就是希望通過各自公司在互聯網發展中的優勢,在確認兒童丟失后,迅速告知盡可能多的人,以建立起有效的警戒線。
                早些年,孩子丟失主要靠家人和社會組織幫忙尋找,在社交網絡時代,微博微信能夠加快信息的傳播,有助于尋找孩子,不過,信息的傳播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靶↑S雞守護計劃”的實施將逐步建立起一個包括幼兒園、家長圈、朋友圈、交通樞紐在內的尋人網絡。
          (1)對材料一所述“社交形象焦慮癥”的社會原因或個人原因表述不當的一項是
          D
          D

          A.這可以說是網絡時代的新產物。
          B.在社交網絡平臺上期待被點贊、回復和轉發,但期待落空。
          C.個人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心思細膩。
          D.個人對自身要求低,缺乏自信,內心不夠強大。
          (2)根據材料二,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
          A

          A.“安珀警戒”的內容是3分鐘內生成尋人啟事、10分鐘內將尋人啟事擴散、20分鐘內召集20人幫忙搜尋……
          B.“小黃雞守護計劃”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發展的優勢。
          C.“小黃雞守護計劃”信息的傳播方式,彌補了傳統尋人方式偶然性的不足。
          D.“小黃雞守護計劃”截至該信息發布時,還沒有正式實施。
          (3)結合以上兩個材料,簡述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答案】D;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5/1/3 2:0:1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材料一:
                  2020年,“內卷”一詞成為風靡一時的“時髦”詞匯,入選《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當下,這一概念已被運用到政治學、經濟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泛指這些領域中消耗性的、過度的競爭現象。
                  近日,知乎社區話題“怎樣通俗易懂地解釋內卷是什么意思”的訪問流量已超過500萬,回答超過1000條,大致有兩種代表性的回答:一種情況是在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內部人浮于事,沒有業務,員工在大量表面工作上浪費時間,呈現出一種低水平狀態里循環往復的樣貌。另一種情況是本來某團隊每天工作八小時,準點下班,然而其中有一人因想多賺點錢,開始加班一小時。每月都能漲工資的夢想計劃使得大家都開始效仿加班一小時、兩小時,由此便誕生了所謂的“996”(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工作制。分析這兩種情況,可以看出員工每天看似忙于復雜化、精細化的工作,實則沒有帶來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沒有帶來收入的大幅上漲。所以“忙而無用”“窮忙糊口”雖在形式上表現為青年群體在工作、學習等方面的一種生活樣態,實質上卻反映出青年群體面對自我價值實現、工作制度、社會環境等問題時所作出的妥協,表現了青年群體中低效率或無效率化的“內卷”特征。
                  有學者提出“過度競爭造成了產業內的生產能力大面積閑置,阻礙了稀缺經濟資源向效率更高的產業部門轉移。”過度競爭影響了有效競爭的效率,打破了長期均衡的競爭格局,從而造成生產力嚴重過剩,經濟效益低下,最終會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青年“內卷化”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并具有“過度競爭化”的本質特征。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劉云杉認為:“這群中國最聰明的年輕人正面臨著普遍的困境:在極度競爭中,成功壓倒成長,同伴彼此PK,筋疲力盡?!边@句話戳中了無數大學生的淚點,道破了高校大學生的生存困境。青年大學生為追求短期功利的高績點,而淪陷在無休止的競爭中。他們整天忙于各種競賽、評比、實習、保研又或是出國,看似忙碌而充實,卻無長遠規劃??傊糠智嗄耆后w把自我需要的滿足作為一切行動的最高宗旨與目標,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到爭搶式的努力之中。
                  青年“內卷”現象表現的是部分青年缺乏科學認知及理性思考,轉而在網絡世界中逃避社會現實,本質上是對主流精神文化的一種反叛與挑戰。首先,因為青年群體的價值觀還處于不穩定期,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而發生轉變。部分青年追求一種通過否定他人來成全自己的優越感,表現出與追求真善美的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的價值取向。其次,另一部分青年群體由于受到時代條件、社會文化、經濟結構等復雜因素的影響,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出自我重復、自我內耗、無法向外拓展的狀態,又或是因互相之間的比拼而遭到失敗,表現出不思改變、不謀開拓的狀態,與主流價值中的富有創造性、敢試敢為、敢于正視挫折絕緣。他們利用多媒體,通過語言、文字、圖畫、視頻等表達集體焦慮的情緒。加之,青年群體由于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他們只能用自嘲、調侃的語言表達不滿,這也是強壓之下的一種反抗。
                  處在人生發展期與社會轉型期疊合的新時代青年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決定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因此,在新時代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下,一方面要為青年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要增強青年的創造力和抗逆力,推進青年群體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自覺內化,使其順應新時代的召喚,扛起時代之重任。
            (摘編自盧曉雯《壁壘與破壁:當代青年“內卷”現象的現實表征與規避之道》)材料二:
                  在三十而立、成功學等思維模式的鞭策下,大家緊繃著,心累卻不敢停,也因為害怕下墜,只能在抱怨內卷中繼續內卷。而受夠了在成功學指導下內卷的年輕人開始質疑“成功”的定義,接納自己成為不一定要“冒尖”的普通人,也更樂于發現和欣賞細碎的日常生活。
                  正如作家弗洛克所說:“有意義的交談、深思熟慮的思考、無拘無束的笑聲、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很少發生在單調乏味的工作之中?!弊屓怂沙谑孢m的細碎日常與休閑不是放縱與偷懶,而應是生活之必需。
                  作家梁文道在談話類節目《圓桌派》中曾說過:“農民的累,更多是體力上的勞累,不是被虛無感、空虛感駕馭的累?,F在年輕人的累除了賺錢之外,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尋求什么。”
                  相反,也有人可以“007”(從0點到0點,每周工作7天)卻不覺得卷,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賽道,即使累也樂在其中。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么的人,盤算過需要為此付出多少努力之后,更能做出自己的選擇,而非隨波逐流地內卷。
                  其實,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但在這個信息量龐雜的時代,很容易被外界的噪聲淹沒而迷失方向。拒絕噪聲的影響,忠于內心的理想,健康地與這個世界連接,找到自己想要什么且堅定地付出行動,才是反卷之根本。
            (摘自《都在說反卷,你卻還不知道為什么被卷》)(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青年群體的“內卷”是由消耗性競爭和過度競爭等因素造成的,體現了青年對社會環境等的妥協。
            B.青年群體價值觀處于不穩定期,部分青年容易形成與追求真、善、美的主流價值觀相反的價值取向。
            C.成功學等思維模式助推青年陷入“內卷”,而部分“內卷”青年已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D.讓人松弛舒適的細碎日常與休閑是人們的生活必需,青年只有找到自身方向才能滿足這一需要。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忙而無用”“窮忙糊口”是青年在工作、學習等方面的生活樣態,體現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低下。
            B.部分“內卷”青年一切以自我滿足為先,和他人處于不斷爭搶的狀態中,對自己的人生缺乏長遠規劃。
            C.部分“內卷”青年利用多媒體,表達在現實生存狀態下的集體焦慮,是對主流文化的逃避。
            D.材料二中提到的“某作家”認為,現在年輕人的“累”不是身體上的“累”,而是充斥著空虛感的精神上的“累”。
            (3)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反卷”的一項是
             

            A.隨著“雙減”政策落地,大部分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壓減,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B.你去圖書館借書,發現有人比你更早到達,而你想看的書已經被他們先一步借走了。為了能借到自己喜歡的書,你只能比他們更早來到圖書館。
            C.某公司宣布實行新的加班機制,設立周三健康日,要求員工在健康日下午6點準時下班,其余工作日離開辦公區域的時間不晚于晚上9點。
            D.多位“反卷”人士給在校大學生做“編制你的夢,大學生活‘心’適應”的心理健康講座。
            (4)學校正在舉行一場“當代青年內卷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退步”為主題的辯論賽,作為反方辯手,請你為辯題“當代青年內卷是時代的退步”寫一段辯詞,要求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從“內卷”的定義、特征、表現等方面進行開篇立論,160字左右。
            (5)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該如何緩解青年“內卷”現象?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

            發布:2025/1/3 8:0:45組卷:4引用:2難度:0.4
          • 2.我們為什么打疫苗社區要制作一組“我們為什么打疫苗”的科普展板,希望進行疫苗科普的同時,提升人們的社會責任感。請你閱讀以下材料,參與制作,完成試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新冠疫苗接種實時數據(截至5月30日)
            全球 中國
            累計接種 18.7億劑 6.2億劑
            較上日新增 2785.5萬劑 1798.3萬劑
            每百人接種 24.04劑 43.14劑
            (來自鳳凰網)【材料三】
                  我們的身體具有“獲得性免疫”的防御機制,即一旦感染過某種病原體,之后就不易再次感染。a疫苗是一種通過接種讓人獲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應病原體感染的物質。我國正在開發的新冠疫苗大致分為5類(見下表)。
            疫苗類型 主要特征 研發公司
            滅活疫苗 接種經藥品處理后失去感染及繁殖能力(滅活)的病毒 國藥集團、科興中維
            重組蛋白疫苗 接種人工合成的病毒刺突蛋白質 智飛生物
            DNA疫苗 接種人工合成的含有病毒基因的DNA 艾棣維欣生物
            病毒載體疫苗 將含有病毒基因的DNA插入作為載體的另一種病毒并接種 康希諾生物
            RNA疫苗 將病毒的RNA包裹于納米顆粒(脂質體)中接種 復興生物
            b通過疫苗獲得的免疫力會持續數月還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這一結果有賴于長期的醫學觀察。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疫苗的接種方式會像流感疫苗那樣需要每年接種,還是像麻疹疫苗那樣一生僅接種一到兩次。
                  流感疫苗并不能完全預防感染流感病毒以及發病,其主要目的是預防流感病情惡化。新冠疫苗可能也是這樣,其作用主要是預防病情加重而不是預防感染或是發病。不能認為疫苗將解決所有問題,今后傳染病防控措施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當大多數人都獲得免疫力后,傳染病不再出現新的流行,這一現象被稱為“群體免疫”。對于新型冠狀病毒來說,有人認為當六七成人獲得免疫力后,便能夠建立群體免疫。這一比例是以每名感染者平均能夠傳染2.5~3個人(基本傳染數)作為假設條件計算而得。
            (節選自《如何防范新冠病毒》,載《科學世界》2021年第2期,有刪改)【材料四】
            技術路線 滅活疫苗 病毒載體疫苗
            研發企業 國藥集團 科興中維 康希諾生物
            接種程序 2劑次,間隔14~28天 1劑次
            不良反應 注射部位紅腫、疼痛,也有發熱、乏力、惡心等輕度反應,不良反應率低
            四期臨床
            試驗結果
            總體保護效力79.3%
            中重癥保護效力99.5%
            總體保護效力50.65%
            中重癥保護效力100%
            總體保護效力65.28%
            中重癥保護效力90.07%
            (來自澎湃網)【材料五】
                  c新冠疫苗的低接種率,就是潛在的危機之一。截至4月15日,中國大陸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在10%左右,是一個較低的水平。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一個國家疫苗接種率達到百分之七八十,才敢打開國門”。他呼吁,必須盡快地接種疫苗,“一定要在秋冬季以前,把我們的疫苗接種率提高上去,我們就爭取了主動”。d
            (節選自《新冠疫苗“人世”后》,載《南風窗》2021年第9期,有刪改)(1)把“疫苗的出現被譽為人類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接種疫苗被認為是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這句話放回原文,哪一處最恰當?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2)“疫苗接種現狀”展板上,把材料一和材料二放一起,可以達成的一個目的是
             

            A.表明我國接種新冠疫苗的速度保持穩定,激勵人們盡早接種新冠疫苗。
            B.表明我國接種新冠疫苗的速度不斷加快,增強人們對實現群體免疫的信心。
            C.表明全球接種新冠疫苗的進度比中國快,激勵人們盡早接種新冠疫苗。
            D.表明我國每百人接種劑數超過全球平均數,讓人們明白新冠肺炎不再流行。
            (3)“疫苗知識知多少”展板上,要解答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依據上述材料,以下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打了新冠疫苗,就不會感染新冠病毒了。
            B.疫苗是一種通過接種讓人獲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應病原體感染的物質。
            C.打了新冠疫苗,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D.雖然也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樣,并不能完全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以及發病,但至少可以預防病情加重。
            (4)打一針的新冠疫苗與打兩針的疫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閱讀材料,結合自己打針的切身體會,概括信息。
            (5)在最后一塊展板上(如圖),需要一段文字對“我們為什么打新冠疫苗”這一話題進行闡述,引領人們理性思考。請綜合對上述材料的理解,幫社區擬寫這段文字。                                               
            要求:①多角度闡述,科學合理,邏輯清晰,有正面引導作用;②正確書寫漢字,準確使用標點,規范運用語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

            發布:2025/1/4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5
          • 3.材料一:
            “我們贏了!我們是冠軍!”11月6日晚,無數人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觀看了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見證了英雄聯盟中國戰隊Edward Gaming(后面簡稱:EDG)獲得冠軍的激情瞬間。一時間,朋友圈被集體刷屏,內容或長或短,興奮的、祝賀的、感慨騁懷的,好不熱鬧。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EDG奪冠這件事為什么能夠這么火。
                  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成為了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承認的第99個體育項目。今年11月5日,杭州亞組委也正式宣布八項電子體育項目入選第19屆亞運會項目列表,這標志著電競首次成為亞運會正式競賽項目,其項目成績也將計入國家獎牌榜。一個成熟的體育項目,大多擁有專業的賽事模式、完備的俱樂部以及青訓體系制度和商業模式的運作,而如今在電競產業之中,這些客觀要素逐漸趨于完善。主觀上,隨著互聯網深入發展,人們逐漸了解到這種新興競技方式的魅力,這就像人類在農耕時代崇尚肉體的健美,衍生出傳統競技;工業時代贊嘆機械的力量,便有了賽車越野;現今將比賽場地從線下搬到線上,博弈互動的主體也從有血有肉的身體變成了虛擬時空下的“英雄”。
                  電子競技為什么能成為體育項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電子競技也承載了傳統體育競技的精神。與傳統競技一樣,電子競技同樣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運動精神,從手、眼,腦的一次次配合訓練中,錘煉出更快節奏的戰術打法、更強的團隊配合力與更快的神經反應速度。而在電子競技比賽中,那種永不言棄、拼搏到底的堅持與熱血,同樣鼓舞著賽事觀眾。EDG輔助選手田野面對采訪時這樣說:“六年時間,無數次倒在淘汰賽之中,但每一次比賽都只為追求那最高的榮譽?!碑斎唬诒桓偧季窀腥局?,電子競技不斷衍生出的自己特有的內核文化,吸引著不少年輕人。無論是電競賽事直播彈幕中的各種“玩?!?,還是賽事結束后刷屏社交媒體的表情包、趣味剪輯視頻,都成為年輕人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
                  當然,即便今天電競已經不再是世人眼中“不務正業”的代名詞,電競少年們也有望成為為國爭光的運動員,但對電子競技質疑的聲音一直存在。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沉迷電子游戲而荒廢學業,損害身心,而在EDG奪冠后一些年輕人非理性的“慶?!毙袨?,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著電競文化帶來的部分價值認同。電子競技不是洪水猛獸,但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競技”和“游戲”的區別卻顯得十分必要。當“打游戲”變成一種職業,電競便不是那“電游”。在職業化的道路上,天賦、付出、堅持,缺一不可。如果覺得打打游戲就能吃上電競這碗飯,甚至把“電競奪冠”當作沉迷游戲的借口,則是不可取的。對于未成年人來說,適度上網、合理游戲,是正常生活健康成長的適度調劑;而對于電競產業來說,也只有將其帶來的創造性和開拓性做到最大化,將對孩子們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才能真正迎來健康長遠的發展。
            (《人民日報》2021年11月9日評論《EDG奪冠這件事,為什么能夠這么火?》)材料二:
                  看待EDG奪冠,應有更開闊的視野。
                  ①   這支EDG的現役選手共有9人,最大28歲,最小才19歲,可謂風華正茂,青春無限。對于這些年輕有為的選手來說,電競是他們的愛好,也是事業,這里面有他們的光榮與夢想,也有他們的汗水乃至淚水。他們以此為業,社會應尊重這種選擇;他們取得優異成績,社會應表示祝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以電競為事業,有何不可?
                  ②   毋庸諱言,社會上還有一些人對電競抱有偏見,特別是將電子游戲“標簽化”。事實上,兩年多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名列其中。日前,杭州亞組委宣布《英雄聯盟》等8個項目入選第19屆杭州亞運會電子競技小項,項目所獲得的獎牌將計入國家獎牌榜。此外,國內一些高校陸續開設電競專業。如此種種,無不說明電子競技在中國乃至在亞洲獲得長足發展,它越來越專業化和職業化。不必將電競職業“污名化”,而應理性看待它,把它當成一個新職業來看待。
                  ③   EDG奪冠有多重因素,也有清晰的產業化路徑,這種奪冠與傳統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冠不太一樣,前者更多的是商業推動,而后者則與舉國體制息息相關。據報道,EDG電子競技俱樂部由私人創辦,此人還是多家企業實控人。應該看到,電競業的發展離不了資本力量,需要健全而充滿生機的市場環境。一項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電競觀眾規模預計達到4.74億人,全球電競賽事營收將達到10.84億美元。電競產業化絕非壞事,在法治軌道內推動電競業穩定前行,這是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
            (摘編自王石川《EDG奪冠背后涌動著青春氣息》)材料三:
                  如果對一家剛開始做游戲的企業來說,缺乏防沉迷系統還可以理解,但騰訊不是第一次做游戲了,甚至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源于游戲(有一種說法稱騰訊是全球最賺錢的游戲公司),以前也曾有游戲因類似問題受到過批評。能開發出那么多賺錢的游戲,有那么多碾壓競爭對手的技術創新,為什么談到游戲的防沉迷系統時就不行了?是缺技術,缺資金,還是缺道德、缺良善之心、缺社會責任感?
                  相關企業回應稱這款游戲“完全符合國家規定”。引發這些看得見的社會問題,不是一句“完全符合國家規定”可以推諉的,即使在法律上沒有任何問題,可國家規定之上還應有企業社會責任。面對很多父母的控訴,很多老師的痛斥,還有孩子痛哭流涕“我控制不住自己”,不覺得一句“符合國家規定”很輕飄,很沒有責任擔當嗎?我看到還有一些相關辯護,把責任全都推給監管者,推給家長,推給孩子,詭辯“又沒有強迫誰打這個游戲”,都是不負責任的。孩子本身就缺乏自制力,家長也不可能整天盯著孩子,智能手機的普及加劇了游戲沉迷的可能。
            (1)依次填入材料二橫線處的內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從職業看 從事業看 從產業看
            B.從事業看 從產業看 從職業看
            C.從事業看 從職業看 從產業看
            D.從職業看 從產業看 從事業看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EDG奪冠后引爆了朋友圈,很多人雖然無法親臨現場,但對此事給予了高度關注。
            B.專業的賽事模式,完備的俱樂部以及青訓體系制度是一個體育項目成熟的標志。
            C.對電子競技的認識應該理性,它不是洪水猛獸,但未成年人如果無自制力則易沉迷。
            D.電子競技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年輕有為的選手,也離不開國家層面的支持和監督。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農耕時代人們更崇尚田徑等傳統競技,工業時代人們更崇尚賽車等速度競技,信息時代人們更崇尚以電競為代表的虛擬競技。
            B.電子競技中衍生出的獨特內核文化,如“玩梗”表情包,趣味剪輯視頻,是其吸引年輕人的主要因素。
            C.現在國內一些高校陸續開設電競專業,說明國家教育部門在引導一部分對電競有天賦有興趣的青少年以此為事業。
            D.與舉國體制下的奧運項目不太一樣,電競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力量,一個健全而充滿生機的市場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4)假如你要反駁“電子競技是不務正業的行為”,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可以找到哪些理由?
            (5)結合材料,聯系實際,談談如何才能有效解決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問題。

            發布:2025/1/3 8:0:45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