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21年10月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中國宣布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在自然景觀最獨特、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推進自然資源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如圖為第一批國家公園分布圖。

          (1)我國第一批國家公園都分布在
          A
          A

          A.地表崎嶇的山區
          B.人口稠密的地區
          C.氣候濕潤的海濱
          D.經濟發達的城市
          分布在這樣區域的原因有
          自然景觀最獨特、生物多樣性富集
          自然景觀最獨特、生物多樣性富集

          (2)三江源國家公園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請完善框架圖的四個填空(后三個空填序號),認識三江源地區自然要素之間的關系。

          資料:大熊貓國家公園,縱橫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和秦嶺山系,是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區域,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較集中的分布區。圖3是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示意圖,圖4是邛崍山區某地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

          (3)大熊貓國家公園地跨川、陜和
          甘或隴
          甘或隴
          (省級行政區簡稱)三省區。箭竹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結合資料,從地形、氣候角度分析該地區生長箭竹的優勢條件。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降水豐富
          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降水豐富

          【考點】青海省
          【答案】A;自然景觀最獨特、生物多樣性富集;甘或隴;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降水豐富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有“中華水塔”之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這里植物只有不足100天的生長周期。上世紀90年代由于超載放牧、氣候變化等影響,這里生態環境退化,我國于2020年底正式設立第一個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圖為三江源地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三江源地區植物生長周期較短的原因是(  )

            發布:2024/12/14 12:18:40組卷:0引用:0難度:0.6
          • 2.被譽為“中華水塔”的地區是(  )

            發布:2024/12/25 16:30:4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三江源湖泊的調整作用表現為(  )

            發布:2024/12/26 9:0:1組卷: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