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共同維持穩態
侵入人體的病毒會引起細胞產生內生致熱源(EP),EP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調定點”上移至38.5℃(正常生理狀態下體溫調定點為37℃)。體溫上升的主要調節機制如圖一所示,機體在較高的溫度下維持產熱和散熱平衡的具體過程如圖二所示。

(1)圖一中激素乙的名稱是 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增多會 抑制抑制(促進/抑制)激素甲的分泌,機體的該種調節機制稱為 負反饋負反饋調節。
(2)在體溫上升期,圖一中運動神經元興奮使得骨骼肌戰栗,有助于體溫 CC。
A.調節至37℃以下
B.調節至37℃
C.調節至38.5℃
D.調節至37℃到38.5℃之間
(3)圖二中Ⅱ階段人體產熱量 基本等于基本等于(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熱量。此階段人體有時會出現脫水現象,則體內出現的生理現象有 ABDABD。(多選)
A.血漿滲透壓升高
B.渴覺中樞興奮
C.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D.腎小管重吸收作用加強
(4)當發熱者處于Ⅲ階段時,機體可能會出現的現象有 ABAB。(多選)
A.汗腺分泌增加
B.皮膚血管舒張
C.血糖升高
D.立毛肌收縮
(5)通常寒冷環境比炎熱環境更容易精力集中,神經系統興奮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了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了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考點】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協調——體溫調節.
【答案】促甲狀腺激素;抑制;負反饋;C;基本等于;ABD;AB;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了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9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關于體溫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在寒冷環境中,產熱和散熱均比在炎熱環境中快 B.人體在安靜時,只能由內臟組織代謝來釋放熱量 C.物理散熱過程都發生在體表,所以皮膚是唯一的散熱器官 D.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膚溫度感受器產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張反應 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6引用:2難度:0.7 -
2.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一種非冬眠小型哺乳動物。如圖為持續寒冷刺激下布氏田鼠體內褐色脂肪組織細胞(BAT細胞)產熱過程示意圖。回答有關體溫調節的問題:
(1)圖中去甲腎上腺素作為
(2)據圖可知布氏田鼠體內褐色脂肪組織細胞(BAT細胞)內的甲狀腺激素和
(3)綜合分析,布氏田鼠在寒冷環境中體溫調節過程中需要發布:2024/12/31 5:30:3組卷:1引用:2難度:0.6 -
3.人體處于高溫環境時會發生一系列反應,以維持正常的生理代謝。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減少 B.由于溫度高,有氧呼吸酶失活,此時身體供能主要靠無氧呼吸 C.因氣溫過高,機體將通過大量的排汗增加散熱、調節體溫 D.該過程涉及神經、體液調節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3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