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是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被分解形成的長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塑料纖維的統稱。因其粒徑小,可能會被植物根部吸收影響其生長、發育;也容易被動物如蚯蚓、蝸牛和海洋動物等攝食并吸收。威脅其健康。研究發現。微塑料已充分融入地球水循環和大氣循環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環境問題。微塑料在生物體內很難被分解,但從土壤、蚯蚓與昆蟲腸道中等分離的某些微生物能夠降解微塑料。
(1)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孕婦分娩的新生兒胎盤中有微塑料的存在,可能對胎兒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從物質循環的角度考慮,新生兒胎盤中的微塑料可能來自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2)在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體內微塑料的含量應 越多越多(填“越多”或“越少”或“差別不大”),原因是 微塑料在生物體內不易被分解,會通過捕關系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生物轉移微塑料在生物體內不易被分解,會通過捕關系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生物轉移。
(3)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以葡萄糖、淀粉及淀粉發酵成的乳酸等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塑料已經進入產業化。有研究人員分別剪取1cm2大小的,以淀粉作為填充料的塑料薄膜(厚度為0.8mm的編為1號,厚度為0.3mm的編為2號)、普通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編號為3號),平鋪到已接種黑曲霉菌的培養基中,一段時間后,通過顯微鏡觀察并記錄,結果如表:
組別 | 鏡檢結果 |
1號 | 邊緣有少量缺口,中間有菌絲分布 |
2號 | 邊緣呈鋸齒狀缺口,中間有孔洞,有的為碎片 |
3號 | 邊緣整齊,中間部位無菌絲 |
以淀粉作為填充料
以淀粉作為填充料
的塑料薄膜更容易被黑曲霉菌降解,且降解速度與塑料厚度呈 負
負
相關。黑曲霉菌這一類生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排泄物分解為無機物
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排泄物分解為無機物
。②作為傳統塑料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該具備
易降解且有一定強度
易降解且有一定強度
的基本特征。【考點】食物鏈與食物網.
【答案】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越多;微塑料在生物體內不易被分解,會通過捕關系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生物轉移;以淀粉作為填充料;負;將動植物遺體和動物排泄物分解為無機物;易降解且有一定強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如圖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貓頭鷹和蛇的種間關系為捕食 B.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如圖共有3條食物鏈 C.貓頭鷹處于第三、第四營養級 D.植物不全是生產者,動物不全是消費者,如蚯蚓是分解者 發布:2024/12/31 8:0:1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下列各序號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①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②消費者-寄生病毒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費者-大部分動物
⑤草食動物-異養生物
⑥自養生物-第一營養級
⑦草菇-生產者A.①③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⑥⑦ 發布:2024/12/31 8:0:1組卷:2引用:1難度:0.8 -
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成分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產者屬于自養型生物,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成分 B.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C.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其異化作用類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厭氧性 D.能量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成分 發布:2025/1/16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7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