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民間藝術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無意識地成為傳承歷史的重要載體。像藏族民間說唱史詩《格薩爾王》、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就是直接以民間藝術的形式記載歷史。可以說,中國傳統的民俗民間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魂,但現在,它們卻在慢慢地消逝,只有很少的人在關注它,傳統的民間藝術正面臨著“斷代”之痛。
          (1)上述材料表達了什么觀點?(合理即可賦分)
          (2)你知道濱州有哪些民間藝術嗎?(寫2個)
          (3)面對民間藝術的現狀,我們少年兒童能做些什么?(合理即可賦分)

          【考點】保護民間藝術
          【答案】(1)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沖擊,許多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正面臨著衰落的困境。
          (2)秧歌,高蹺。
          (2)對民間藝術的保護,我們少年兒童也能貢獻一份力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1
          相似題
          • 1.對于民間藝術的保護,我們少年兒童不能貢獻力量。
             
            (判斷對錯)

            發布:2025/5/21 9:30:1組卷:3引用:17難度:0.4
          • 2.對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我們也可以做一定的貢獻的。
             
            (判斷對錯)

            發布:2025/5/21 7:30:1組卷:2引用:3難度:0.5
          • 3.江蘇無錫當地藝人,取惠山東北坡山腳下離地面約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質細膩柔軟,搓而不紋,彎而不斷,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適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艷,形態簡練而蜚聲中外,惠山泥人發展歷史悠久,具有極高的文化內涵。其中最有名氣和最具代表性的當推“大阿福”,“大阿福”體態飽滿,憨態可掬,懷抱異獸,赤足盤膝,給人一種健康、美好、幸福的感受。雖然現在的惠山泥人有著不小的市場,但是就整個泥人藝術來說,其前景不容樂觀。由于保護不力,老藝人們日漸凋零,傳統的手工作坊漸漸被模具加工廠所代替,以致惠山泥人出現了魚龍混雜的情況。而且,最具代表性的無錫泥人處境甚憂。
            (1)面對民間藝術的衰落,你有怎樣的感受?有人說這些東西消失就消失了,沒有多大關系,你怎么看?
            (2)我們能為民間藝術的保護做些什么?

            發布:2025/5/21 7:30:1組卷:4引用:4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