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某實驗小組為驗證NO2與水反應的產物與課本方程式中的產物是否一致,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已略去,裝置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Ⅰ:打開K1、K3、K5,關閉K2、K4,通入一段時間N2,關閉K1;
          步驟Ⅱ:打開K2,加入足量濃硝酸,同時打開pH傳感器和c(
          NO
          -
          3
          )傳感器,記錄數據如下:[pH越小表示c(H+)越大]

          步驟Ⅲ:5min后,打開K4,用注射器將少量空氣注入三頸燒瓶,關閉K4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2)“步驟Ⅰ”中“通入一段時間N2”的目的是
          除去空氣中氧氣,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
          除去空氣中氧氣,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

          (3)“步驟Ⅱ”中“打開K2,加入足量濃硝酸”時,可觀察到:圓底燒瓶中反應劇烈,銅片逐漸溶解,溶液變為藍綠色,同時燒瓶上方有
          紅棕
          紅棕
          色氣體產生;片刻后,三頸燒瓶內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4)“步驟Ⅲ”中“用注射器將少量空氣注入三頸燒瓶”的目的是檢驗
          NO
          NO
          (填化學式).
          (5)根據“步驟Ⅱ”的數據采集和“步驟Ⅲ”的實驗現象,得到NO2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NO2+H2O=2H++2
          NO
          -
          3
          +NO
          3NO2+H2O=2H++2
          NO
          -
          3
          +NO

          (6)有同學認為該實驗不嚴謹,傳感器所記錄的數據結果也可能是因為
          NO2中混有揮發的HNO3。
          NO2中混有揮發的HNO3。
          造成的.

          【答案】分液漏斗;除去空氣中氧氣,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紅棕;NO;3NO2+H2O=2H++2
          NO
          -
          3
          +NO;NO2中混有揮發的HNO3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1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如圖所示,在一支50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mL NO,然后吸入5mL水,用乳膠管和彈簧夾封住管口。
            (1)根據操作步驟,完成表格:
            操作步驟河 實驗現象 解釋原因
            Ⅰ.振蕩注射器,觀察現象 無明顯現象
             
            Ⅱ.打開彈簧夾,快速吸入10mL空氣后夾上彈簧夾,觀察現象
             
             
            Ⅲ.振蕩注射器,再觀察現象 氣體又變為無色,注射器的活塞向內移動
             
            (2)如果要將注射器中的NO充分轉化,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
            (3)上述實驗對工業上生產硝酸有什么啟示?
             
            。

            發布:2024/12/30 6:30:2組卷:9難度:0.6
          • 2.隨著我國汽車年銷量的大幅增加,空氣環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車尾氣凈化裝置里,氣體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與解吸作用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布:2024/12/30 6:30:2組卷:9引用:2難度:0.6
          • 3.下列有關NO2的敘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0 6:30:2組卷:7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