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西風頌(節(jié)選)
          雪 萊
          把我當作你的豎琴吧,有如樹林:
          盡管我的葉落了,那有什么關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樂
          將染有樹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雖憂傷而甜蜜。呵,但愿你給予我
          狂暴的精神!奮勇者呵,讓我們合一!
          請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讓它像枯葉一樣促成新的生命!
          哦,請聽從這一篇符咒似的詩歌,
          就把我的話語,像是灰燼和火星
          從還未熄滅的爐火向人間播散!
          讓預言的喇叭通過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喚醒吧!要是冬天
          已經來了,西風啊,春日怎能遙遠?
          【注】這首詩寫于1819年秋天。當時歐洲大地上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
          (1)詩中畫線的兩行詩句有什么含意?
          (2)詩人以“豎琴”自比,并且祈求西風“把我的話語……向人間播散”,這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與追求?
          (3)你怎樣理解“要是冬天已經來了,西風啊,春日怎能遙遠”這句詩的深刻含意?

          【考點】詩歌
          【答案】(1)雪萊在歌唱西風,但他不是冷眼旁觀的歌者,他希望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一方面去掃除腐朽,去無情地摧毀舊世界,另一方面去“鼓舞新生”。
          (2)雪萊認為詩人應該是為人類的解放和幸福而斗爭的戰(zhàn)士,是敏于預見的預言家。他以“豎琴”自比,祈求西風在宇宙間廣為傳播他的思想和話語,體現了一個有著強烈社會使命感的革命詩人勇于投身戰(zhàn)斗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3)這句詩是《西風頌》中廣為流傳的名句,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會狀況,以明媚溫暖、充滿生機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來,用冬去春來這一淺顯的事理鼓舞人們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從腐朽中看到生機。詩句充滿高亢昂揚的樂觀主義精神,揭示出歷史進步的必然性,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8引用:4難度:0.1
          相似題
          • 1.對下面文字內容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紅燭啊!
            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紅燭啊!
            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不誤,不誤!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
            然后才放光出?這正是自然的方法。
            一誤再誤;矛盾!沖突!
            ——聞一多《紅燭》節(jié)選

            發(fā)布:2024/12/20 11:30:7組卷:27引用:3難度:0.7
          • 2.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
            這清晨,這欣喜
            [俄]費特
            這清晨,這欣喜,
            這晝與光的威力,
            這長空澄碧,
            這叫聲,這雁陣,
            這飛鳥,這鳴禽,
            這流水笑語,

            這柳叢,這樺林,
            這液滴,這淚痕,
            這絨毛飛絮,
            這峽谷,這山峰,
            這蜜蜂,這昆蟲,
            這哨音尖厲,

            這晚霞余輝燦爛,
            這鄉(xiāng)村日暮慨嘆,
            這夜晚難眠,
            這臥榻悶熱昏暗,
            這夜鶯嚦嚦鳴囀,
            這都是春天。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清晨,這欣喜,/這晝與光的威力”,詩的開篇點明了詩歌的歌詠對象,“威力”一詞讓人感受到春光的熱烈。
            B.詩中既有宏大之景——“長空”“流水”“峽谷”“山峰”,也有細微之物——“液滴”“絨毛飛絮”“蜜蜂”。
            C.“長空澄碧”“流水笑語”“余暉燦爛”展現了明快的色彩,勾畫了一幅歡快、明艷的春日清晨圖。
            D.“這蜜蜂,這昆蟲,/這哨音尖厲”,視聽結合,“尖厲”一詞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感受力。
            (2)試結合詩歌內容,體會每句開頭“這”字的表達效果。

            發(fā)布:2024/12/24 8:0:2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復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讓流水沖洗得
            快要不留痕跡了;

            河岸上
            春天的腳步所經過的地方,
            到處是繁花與茂草;
            而從那邊的叢林里
            也傳出了
            忠心于季節(jié)的百鳥之
            高亢的歌唱。

            播種者呵
            是應該播種的時候了,
            為了我們肯辛勤地勞作
            大地將孕育
            金色的顆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詩人呀,
            也應該拂去往日的憂郁,
            讓希望蘇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負傷著的心里:

            因為,我們的曾經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復活了!
            --苦難也已成為記憶,
            在它溫熱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著的
            將是戰(zhàn)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滬杭路上。(1)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開篇語出驚人,腐朽的生活即將結束,表達了對民族美好的未來充滿信心。
            B.“春天的腳步所經過的地方/到處是繁花與茂草”,通過寫河岸上欣欣向榮的春景,表達對民族覺醒的樂觀態(tài)度。
            C.“播種者呵/是應該播種的時候了”,詩人呼吁播種者及時播種,就是呼吁人民大眾為了民族的復興而奮起抗爭。
            D.“在它溫熱的胸膛里/重新漩流著的/將是戰(zhàn)斗者的血液”,寫出了詩人為了民族的奮起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決心。
            (2)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整首詩的語言是素凈的、莊重的,雖然沒有用到形容詞,但卻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藝術魅力。
            B.“為了我們肯辛勤地勞作/大地將孕育/僉色的顆粒”,運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將復活,照應標題,
            C.第二節(jié)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看到春天到來大地充滿生機時的激動與喜悅。
            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詩人呀”,通過聲音的延長,節(jié)奏的變化,情感得到釋放,增強了抒情效果。

            發(fā)布:2024/12/31 22:30:1組卷:1引用:6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