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儉修身 以: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B.意與日 去:消失
          C.見往事 往事:過去的事
          D.今者才略 卿: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2)對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D
          D

          A.非淡泊無以明志一一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
          B.將復何及一一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C.乃始就學一一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一一長兄怎么傍晚才知道這件事呢!
          (3)下列對兩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甲乙兩文都談到有關學習的問題。甲文指明了立志與學習的關系:不學習無以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乙文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
          B.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甲文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乙文將呂蒙的過去與現在進行了一個縱向的對比,得出了呂蒙學習后“才略”猛增的結論。
          C.甲乙兩文都是對晚輩的勸勉。甲文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家書,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期望;乙文孫權以一個長者的身份循循善誘的語氣,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勸說呂蒙讀書學習。
          D.甲乙兩文表達方式不同。甲文以議論、抒情為主,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乙文記敘為主,與描寫自然結合。

          【答案】C;D;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3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選項中,與“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的“于”字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27 1:0:4組卷:13引用:3難度:0.8
          • 2.指出下列加點字不同的意義和用法。
            (1)是亦不可以
             

            (2)吾既言之于王
             

            (3)妻妾之奉
             

            (4)今為宮室之美而
             

            發布:2024/12/27 1:0:4組卷:16引用:2難度:0.9
          • 3.文言虛詞。
            (1)于   所欲有甚生者
             
                
            萬鐘我何加焉
             
            (2)之    呼爾而與 
             
                  
            為宮室
             

            發布:2024/12/27 1:0:4組卷:17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