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具有動態平衡性,與人類自身“共生共榮”。貴州省政府扶持貧困石山區農民,將山區坡耕地建設為石坎梯田高標準農田,成為精準扶貧的成功案例。石坎梯田就是用石頭砌田埂進行農田改造,下圖分別為貴州省地形圖及貴州省威寧縣石坎梯田景觀照片。讀圖,回答下題。

(1)描述貴州省主要地形特征,說出區域內主要的生態問題。
(2)分析威寧縣建設石坎梯田的自然條件及對區域環境與發展的積極意義。
【考點】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農業生產與區域的相互影響.
【答案】(1)貴州省以石灰巖為主,受流水的溶蝕作用,多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嶇。生態問題是石漠化嚴重。
(2)威寧縣是石山區,地表裸露石頭多,為修筑梯田提供了材料。修筑梯田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增加地下徑流,緩解旱情;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2)威寧縣是石山區,地表裸露石頭多,為修筑梯田提供了材料。修筑梯田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增加地下徑流,緩解旱情;增加耕地面積,緩解人地矛盾。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8:0:31組卷:3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攀枝花是依靠豐富的鐵礦資源發展起來的我國重要的鋼鐵基地,但由于過度開采資源和產業結構單一,該市面臨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如圖為攀枝花市及周邊地區地理事物簡圖。據此回答下題。
攀枝花因鐵礦而興起,又因礦產資源的枯竭而面臨困境,說明( )A.自然資源的分布影響經濟發展 B.自然資源的數量影響經濟發展 C.高質量的自然資源能夠促進經濟發展 D.自然資源的數量對人類活動影響增強 發布:2024/12/31 14:30:1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讀某國國情簡表,回答下列問題。
國土面積 2.5×104km2 人口和民族 926萬人,3/4以上為猶太人 國土特征 50%以上為沙漠、鹽堿地面積廣 農業特點 種植業尤為發達
上述案例體現了( )A.人類改造自然時需遵循自然規律 B.自然條件是區域發展的唯一條件 C.自然條件與區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 D.社會資源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條件 發布:2024/12/31 6:30:1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如圖為東北部分地區示意圖,①平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年產量大、且糧食品質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被稱為中國的“綠色糧倉”。近年來,東北地區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際,大量的小麥、玉米等秸稈在田間焚燒,產生了大量濃重的煙霧。當前,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意義重大。
材料二: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近日在有關糧食增長的會上介紹,“2020年全國大部分農區氣候條件較為適宜,病蟲害發生較輕,也是我國糧食增產的一個原因。但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還是存在幾大主要問題“。
(1)從自然條件方面簡析如圖中①區域所產糧食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原因。
(2)指出燃燒秸稈可能造成的危害及秸稈綜合利用的途徑。
(3)列舉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措施。
(4)說出圖中②工業基地發展的制約因素。
(5)明清以前,科爾沁地區水草豐美,逐步演變為沙地。說明其演變的主要人為原因。發布:2024/12/18 14:0:2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