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M是生活中常見的金屬,MSO4溶液是無色液體,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探究M與銅、鋁的活動性順序,請你和他們一起進行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M、銅、鋁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怎樣的?
          【猜想與假設】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強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M>Al>Cu
          M>Al>Cu

          【設計與實驗一】小莉取M絲、銅絲、鋁絲和編號為①、②、③的3支試管,進行如表的實驗(試管中均盛有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鹽酸);
           實驗操作  M絲插入試管①中 銅絲插入試管②中  鋁絲插入試管③中  實驗結論
           剛開始的現(xiàn)象  有少量氣泡產生 無氣泡  無氣泡  M>Cu:
          M>Al
          M>Al
           
           幾分鐘后的現(xiàn)象 有少量氣泡產生  無氣泡  有大量氣泡產生
          Al>M>Cu
          Al>M>Cu
          【交流與表達】同學們對同一實驗得出兩種不同結論的現(xiàn)象進行了討論,明白了實驗剛開始時試管③中無氣泡產生的原因,該原因是
          鋁表面有一層氧化膜
          鋁表面有一層氧化膜

          【設計與實驗二】為了進一步探究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同學們取粗細相同,打磨干凈的M絲、鋁絲及相關溶液,又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試管乙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M表面出現(xiàn)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逐漸變?yōu)闊o色
          M表面出現(xiàn)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逐漸變?yōu)闊o色

          (2)試管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Al+3CuSO4=Al2(SO43+3Cu
          2Al+3CuSO4=Al2(SO43+3Cu

          【交流與表達】同學們經討論后認為該實驗可以優(yōu)化,去掉試管
          (填試管編號)中的實驗,也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釋與結論】通過以上實驗,同學們得出了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評價與反思】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對實驗過程進行了如下反思:
          (1)影響金屬與酸反應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應的金屬和酸的性質外,還有
          反應物接觸面積、溫度
          反應物接觸面積、溫度
          (任寫一種)
          (2)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時,除了上述實驗中已經用到的兩種方法外,還可以根據
          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
          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
          進行判斷(任寫一種)

          【答案】M>Al>Cu;M>Al;Al>M>Cu;鋁表面有一層氧化膜;M表面出現(xiàn)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逐漸變?yōu)闊o色;2Al+3CuSO4=Al2(SO43+3Cu;丙;反應物接觸面積、溫度;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055引用:20難度:0.3
          相似題
          • 1.根據圖示設計的實驗來進一步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1)寫出實驗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B中可觀察到鐵片的表面出現(xiàn)
             
            ,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
             
            (填“強”或“弱”)。
            (3)若想探究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小清同學提出在實驗B的基礎上增加實驗甲和乙,便可得出結論。試管內的鎂片和鐵片表面均被打磨潔凈,且形狀、大小相同;同時加入等質量和等濃度的稀硫酸。
            ①乙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觀察到試管中有氣泡產生且長頸漏斗中甲的液面上升比乙
             
            (填“快”或“慢”)時,可以證明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鐵的強。
            ③若甲、乙實驗所用的金屬均過量,則甲裝置中產生的H2質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裝置中產生的H2質量。
            ④小亮同學指出若想探究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只需使用三種藥品即可達到實驗目的,請你幫助小亮完成其實驗方案。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將鎂片和銅片分別放入氯化亞鐵溶液中 放入銅片的氯化亞鐵溶液中
             
            ,放入鎂片的氯化亞鐵溶液的顏色由
             
            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關系為Mg>Fe>Cu

            發(fā)布:2024/12/7 8:0:1組卷:77引用:1難度:0.5
          • 2.化學小組為探究鐵、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如下三個實驗(其中金屬均已打磨,其形狀、大小及同種稀鹽酸的用量均相同):

            (1)實驗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實驗②的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附著,這說明銅比銀的活動性
             
            (填“強”或“弱”)。
            (2)甲同學認為通過實驗①和③可比較鋅和鐵的金屬活動性,他依據的實驗現(xiàn)象是
             

            (3)乙、丙兩位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種金屬的活動順序,并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利用金屬
            不同的化學性質分別補充了一個實驗(圖2所示),都實現(xiàn)了探究的目的。乙同學的實驗:X是金屬,Y是
             
            溶液;丙同學的實驗:X是金屬,Y是
             
            溶液。

            發(fā)布:2024/12/25 17:30:2組卷:45引用:4難度:0.5
          • 3.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角硬幣的材質已由“鋼芯鍍銅合金”改為“鋼芯鍍鎳”,其表面色澤也因此由
             
            色變?yōu)殂y白色。化學興趣小組決定,探究制造5角硬幣的三種主要金屬(鐵、銅、鎳)活動性順序。
            【查閱資料】
            (1)硫酸鎳溶液顯綠色,Ni的化合價通常為+2價。
            (2)鎳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鎳和氫氣。
            【提出猜想】猜想①:
             
            ;猜想②:Fe>Ni>Cu。
            【實驗探究】
            (1)甲組同學將一塊表面潔凈的鎳片放入稀硫酸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乙組同學將一塊表面潔凈的鎳片浸入硫酸亞鐵溶液中,一會兒取出,發(fā)現(xiàn)鎳片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猜想
             
            (填“①”或“②”)成立。
            (3)丙組同學用銅片、硫酸鎳溶液和
             
            進行實驗,也得出了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拓展延伸】
            (1)某電鍍公司的檢修員利用工作之便,將鎳網放入含有金鹽的電鍍液中偷偷“吸取”黃金,該盜竊手法利用了
             
            (填反應的基本類型)原理。該員工竊取貴重物品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2)金屬活動性實際上是金屬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的能力大小。下列事實可以判斷M、N兩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
             
            (填序號)。
            ①M能和鹽酸反應而N不能
            ②M、N分別放入鹽酸中比較反應劇烈程度
            ③常溫下M能與氧氣反應而N不能
            ④M能從N的鹽溶液中置換出N

            發(fā)布:2024/12/25 14:0:2組卷:229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