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沙棘是一種耐干旱、耐鹽堿、抗風沙能力強的落葉灌木,被廣泛用于水土保持。對沙棘光合特性的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請回答相關問題:
          (1)沙棘的葉肉細胞中,占其干重和鮮重最多的化學元素分別是
          C、O
          C、O

          (2)在秋季,可用
          無水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
          無水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
          提取沙棘葉肉細胞中的色素,并用紙層析法將其分離。相對于夏季,可能明顯變窄、變淺的條帶對應的色素是
          葉綠素
          葉綠素
          ,其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
          較小
          較小
          (“較大”或“較小”)。
          (3)科學家對生長在某區域兩個不同地段(水分條件相對較好的溝底和水分條件較差的坡面)的沙棘的雌、雄株進行了研究,測得一天中CO2吸收量的變化(如圖)。

          ①一般情況下,曲線Ⅰ所代表的植株在8點和12點時暗反應所固定的CO2
          不相同
          不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
          ②曲線Ⅰ中14:00處凈光合速率明顯降低的原因是
          溫度升高,氣孔部分關閉,CO2供應不足
          溫度升高,氣孔部分關閉,CO2供應不足
          ;曲線Ⅱ中6:00~10:00凈光合速率明顯加快是光照增強使
          NADPH和ATP
          NADPH和ATP
          增多所致。
          ③由圖中曲線可知,土壤水分含量的變化對沙棘
          雄株
          雄株
          (“雌株”或“雄株”)凈光合速率的影響更大。
          (4)為探究沙棘生長的最佳光照強度,科研人員設計了以下實驗:取若干沙棘植株,平均分成7組,分別放在O2充足的密閉玻璃容器中。實驗開始時測定容器中CO2的濃度,12小時后再測容器中CO2的濃度。實驗結果如下表:
          組別 溫度(℃) 光照強度占普通光照的百分比(%) 開始時CO2濃度(%) 12小時后CO2濃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10 0.35 0.332
          3 25 20 0.35 0.306
          4 25 40 0.35 0.289
          5 25 60 0.35 0.282
          6 25 80 0.35 0.280
          7 25 95 0.35 0.279
          ①實驗中第1組12小時后CO2濃度升高的原因是
          黑暗條件下只有呼吸作用,細胞呼吸產生CO2
          黑暗條件下只有呼吸作用,細胞呼吸產生CO2
          ,其余組別12小時后CO2濃度降低的原因是
          植株的凈光合速率大于0
          植株的凈光合速率大于0

          ②如果沙棘植株按照上述實驗條件培養12小時,再在黑暗條件下培養12小時,則光照強度占普通光照的百分比大于
          10
          10
          %時,沙棘才能積累有機物而正常生長。

          【答案】C、O;無水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葉綠素;較小;不相同;溫度升高,氣孔部分關閉,CO2供應不足;NADPH和ATP;雄株;黑暗條件下只有呼吸作用,細胞呼吸產生CO2;植株的凈光合速率大于0;10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4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研究小組測定了不同培養條件下草莓離體試管苗的有關光合特性,結果如表。
            葉綠素總含量(mg?g-1 Rubisco總活性(μmol?min-1?g-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0%蔗糖+中光強 2.39 70.92 8.7
            1%蔗糖+中光強 2.51 61.05 7.4
            3%蔗糖+中光強 2.70 42.61 5.1
            1%蔗糖+高光強 2.67 71.20 9.1
            1%蔗糖+中光強+ATP 2.93 78.87 11.4
            1%蔗糖+中光強+TPT 2.46 47.74 3.4
            注:Rubisco酶是催化CO2固定的酶;TPT抑制ATP生成。
            回答下列問題:
            (1)提取草莓葉片中葉綠素時,加入少許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操作時應在
             
            條件下進行,而且濾液用棕色瓶保存,這樣可以避免葉綠素的分解。用光電比色法測定葉綠素含量時,光源應該選用
             
            (紅光/綠光)。
            (2)制備Rubisco酶液時,草莓葉片經過研磨離心,取
             
            備用。利用14C示蹤法測定Rubisco酶活性時,加入適量RuBP和NaH14CO3后保溫5分鐘,加入Rubisco酶,45秒后加入終止液停止反應,測定產物
             
            的放射性,從而確定Rubisco酶的活性。
            (3)為了提高草莓苗移植的成功率,移植前應該逐步
             
            培養基中蔗糖的濃度。光強幾乎不影響葉綠素含量,但是高光強光合速率仍明顯上升,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發布:2025/1/16 8:0:1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如圖示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據圖回答(注:A、B、C為三種化學物質):
            (1)圖中步驟①加入研缽內的物質:A物質是5mL的
             
            ,用于溶解色素;B是二氧化硅少許,作用是
             
            ;C是少許
             
            ,作用是
             

            (2)圖中步驟③畫濾液細線的要求是
             
            ,并且待其干燥后重復數次。
            (3)圖中步驟④中操作的關鍵是應注意
             

            (4)色素層析后,四種色素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
             
            ,主要吸收
             
            光;在層析液中擴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5)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收集到的濾液綠色過淺,其原因可能是
             
            (多選)。
            ①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無水酒精提取③使用放置數天的菠菜葉

            發布:2024/12/31 3:0:2組卷:13引用:3難度:0.6
          • 3.回答下列Ⅰ、Ⅱ小題.
            Ⅰ.科研人員獲得一種葉綠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變體,該突變體對強光照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請回答:
            (1)提取水稻突變體的光合色素,應在研磨葉片時加入
             
            ,以防止色素被破壞.用紙層析法分離該突變體葉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帶應位于濾紙條的
             

            (2)該突變體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釋放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當光照強度為n時,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單位面積葉片中葉綠體的氧氣產生速率
             
            .當光照強度為m時,測得突變體葉片氣孔開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據此推測,突變體固定CO2形成
             
            的速率更快,對光反應產生的
             
            消耗也更快,進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如果水稻出現葉綠素a完全缺失的突變,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Ⅱ.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2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2中A代表細胞膜上的
             
            .葡萄糖進入癌細胞后,在代謝過程中可通過
             
            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過形成五碳糖進而合成
             
            作為DNA復制的原料.
            (2)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為
             
            .與正常細胞相比,①~④過程在癌細胞中明顯增強的有
             
            (填編號),代謝途徑發生這種變化的意義在于能夠
             
            ,從而有利于癌細胞的增殖.
            (3)細胞在致癌因子的影響下,
             
            基因的結構發生改變而被激活,進而調控
             
            的合成來改變代謝途徑.若要研制藥物來抑制癌癥患者細胞中的異常代謝途徑,圖中的過程
             
            (填編號)不宜選為作用位點.

            發布:2025/1/3 8:0:1組卷:503引用:8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