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學校安排在周六召開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但是周六有一些同學有自己的安排:有的準備與家人一起去探親,有的要去學習唱歌、跳舞……
(1)如果你周六也要去參加書法培訓,你會怎樣做?為什么?(請運用“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相關知識說明)
材料二:1958年4月,“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孫家棟從蘇聯學成歸國。當時,中國正在謀劃發展導彈事業,新組建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術人才。孫家棟二話不說,服從組織分配,來到國防部五院導彈總體設計部。他邊學邊干,邊干邊學,很快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導彈專家。1967年7月,一道調令,讓孫家棟又一次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中央決定組建空間技術研究院,讓孫家棟擔任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技術總負責人。孫家棟毫不猶豫,擔當重任,一干就是40多年,再也沒有離開過。
(2)請你談談我們應如何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
【考點】有序參與集體生活;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答案】(1)我會參加學校開展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因為當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發生矛盾甚至沖突時,我們通常會讓個人意愿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實際上個人意愿與集體的共同要求之間往往不是完全對立的。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能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
(2)①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②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③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做到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
(2)①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②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③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做到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25 14:0:8組卷:17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