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鈴蟲是一種嚴重危害棉花的害蟲。我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棉鈴蟲消化道內的蘇云金芽孢桿菌能分泌一種毒蛋白使棉鈴蟲致死,而此毒蛋白對人畜無害。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國科學家已將該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細胞內并實現成功表達。由于棉鈴蟲吃了這種轉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會死亡,所以該棉花新品種在1998年推廣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該項科學成果在環境保護上的重要作用是 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
(2)題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花細胞內并實現成功表達”中“成功表達”的含義是指 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細胞內經過轉錄和翻譯合成了毒蛋白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細胞內經過轉錄和翻譯合成了毒蛋白。
(3)與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相比,通過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種的主要優點是 可以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有種周期短,克服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可以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有種周期短,克服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4)轉基因技術有利有弊,請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有利方面: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用于培育優良動植物新品種等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用于培育優良動植物新品種等。
有害方面:可能引起環境問題、食物安全性問題、生物安全性問題等可能引起環境問題、食物安全性問題、生物安全性問題等。
【答案】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細胞內經過轉錄和翻譯合成了毒蛋白;可以定向改變生物的性狀,有種周期短,克服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用于培育優良動植物新品種等;可能引起環境問題、食物安全性問題、生物安全性問題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24 8:0:9組卷:3引用:1難度:0.9
相似題
-
1.下列關于轉基因生物與安全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轉基因培育的植物,理論上目的基因只存在于特定的組織中 B.轉基因技術與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均可打破生殖隔離,實現遠緣雜交育種,培育出雜種新物種 C.種植轉基因抗蟲棉時,常間行種植普通棉花以供害蟲取食,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物種多樣性 D.轉基因花粉中若有毒蛋白或過敏蛋白,則它有通過食物鏈傳遞而引發人類食品安全問題的可能 發布:2024/12/19 23:0:1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生物技術與倫理問題的正確觀點是( )
A.利用體外受精技術篩選早期胚胎性別,設計試管嬰兒 B.基于科學和理性討論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問題 C.通過基因篩查禁止重大疾病基因攜帶者就業 D.大量引入國外轉基因作物與本地近緣作物品種雜交 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74引用:13難度:0.9 -
3.為了有效防范由各類生物因子、生物技術誤用濫用等引起的生物性危害,生物安全已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下列關于保障生物安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我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了標識制度 B.轉基因技術出現后,使得利用該技術制造新型的致病菌成為可能 C.目前對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安全性上 D.中國政府不反對治療性克隆,但允許有限制地進行生殖性克隆研究 發布:2024/12/17 22:30:2組卷:10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