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比較甲、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和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小吳設計了一套實驗裝置(如圖),他取兩種金屬(表面積相同)各m克,分別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均相同)進行反應,在相同條件下測定不同時間內收集到的氣體體積,實驗記錄如下表:
反應時間(秒)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140 | |
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毫升) | 甲金屬 | 25 | 55 | 95 | 130 | 160 | 170 | 170 |
乙金屬 | 30 | 75 | 125 | 150 | 150 | 150 | 150 |
乙
乙
。(2)根據已有實驗數據,要比較甲、乙兩種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還需知道的一個信息是
生成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
生成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
。(3)為了使得到的實驗數據準確,小吳在加入稀硫酸之前就將導管伸入裝滿水的量筒中(如圖所示),你認為該做法合理嗎?說出你的觀點并闡述理由
合理,可以將氣體全部收集到,使結果更準確
合理,可以將氣體全部收集到,使結果更準確
。(4)反應停止并恢復至室溫后,為準確讀取生成氣體的體積,讀數前應采取的一個必要操作是
調節量筒高度,使量筒的內外液面向平
調節量筒高度,使量筒的內外液面向平
。【考點】應用金屬活動性解釋相關現象.
【答案】乙;生成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合理,可以將氣體全部收集到,使結果更準確;調節量筒高度,使量筒的內外液面向平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8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