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籃球運動員傳球時,籃球撞擊地面后能準確反彈到遠處隊友手中,小明好奇籃球撞擊地面后反彈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與同學討論后,他們覺得可以用彈性小球代替籃球,對小球撞擊水平地面后的反彈方向進行探究,并提出了三種猜想。

          猜想1:與小球撞擊地面前是否旋轉有關;
          猜想2:與小球撞擊地面時的入射方向有關;
          猜想3:與地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對于猜想1,聯想到旋轉的乒乓球打到臺面后,反彈的路線發生明顯變化,由此判斷猜想1是
          正確
          正確
          的。
          (2)為驗證猜想2和3,同學們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每次都讓彈性小球從壓縮相同長度的彈簧的下端,由靜止彈出并撞擊地面,分別改變地面的粗糙程度和小球的入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α,測出小球撞擊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β,記錄數據如表。
          夾角α 20.0° 30.0° 45.0° 60.0° 70.0°
          夾角β 玻璃地面 25.5° 34.7° 49.2° 63.5° 72.8°
          木板地面 28.6° 37.3° 51.6° 65.4° 74.1°
          水泥地面 30.9° 39.2° 53.9° 67.5° 76.6°
          ①對于猜想2,分析數據可得到β與α的定性關系:當地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小球入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α越大,小球撞擊地面后的反彈方向與地面的夾角β就越
          ,說明猜想2是正確的。
          ②對于猜想3,小明認為表中α一定時,各次測得的β不等,這是由于測量誤差引起的,所以猜想3是錯誤的。你
          不贊成
          不贊成
          (選填“贊成”或“不贊成”)小明的觀點。
          (3)用每隔
          1
          30
          s曝光一次的頻閃照相機拍攝到某次小球從地面O位置反彈至D位置的照片,如圖乙所示,小球是從圖乙中的
          C
          C
          (選填“A”“B”或“C”)位置開始入射的。
          (4)同學們分析:當α一定時,隨著地面粗糙程度變小,β與α越接近,由此推理,如果地面沒有摩擦,則β與α應相等,請寫出一個用此思想方法研究物理問題的實例: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考點】控制變量法
          【答案】正確;大;不贊成;C;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12 8:0:8組卷:52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在研究“氣泡運動規律”實驗時,小明在細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留一個小氣泡,將玻璃管翻轉后,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如圖甲所示。
            氣泡的運動快慢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氣泡的大小有關;
            猜想二:跟玻璃管與水平面的傾角有關。
            為了便于研究,他在玻璃管上做上記號A、B,測出氣泡經過AB段的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氣泡長度
            1cm
            傾角 t/s 氣泡長度
            2cm
            傾角 t/s 氣泡長度
            4cm
            傾角 t/s
            實驗
            序號
            1 15° 15.8 實驗
            序號
            6 15° 22.5 實驗
            序號
            11 15° 18.2
            2 30° 14.1 7 30° 14.9 12 30° 16.1
            3 45° 13.7 8 45° 12.2 13 45° 12.5
            4 60° 17.7 9 60° 13.8 14 60° 13.5
            5 90° 29.8 10 90° 19.9 15 90° 19.1
            (1)實驗中,除刻度尺、秒表外,還需要的測量器材為
            ,氣泡通過AB段的路程為
            cm。
            (2)實驗中,為便于測量時間,應設法使管內氣泡運動得
            (選填“快”或“慢”)一些。計時的起點位置
            (選填“能”或“不能”)標記在玻璃管的最下端。
            (3)分析表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氣泡運動的快慢隨傾角的變化關系:
            。為了發現氣泡運動的快慢隨氣泡大小的變化關系,小明通過測算作出了三組氣泡的速度v與氣泡長度l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圖線
            (選填“a”、“b”或“c”)描繪的是傾角為45°時氣泡運動的規律。
            表四
            從O點開始運動的距離s/cm 0 20 40 60 80 100
            小氣泡運動的時間t/s 0 3.6 10.8 14.4 18.0
            大氣泡運動的時間t/s 0 3.4 6.8 10.2 13.6 17.0
            (4)小華換用粗玻璃管后改變氣泡大小又做了兩組實驗,數據記錄如表四,分析數據可知:大、小氣泡在玻璃管中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試推斷小氣泡在運動40cm時所需的時間為
            s。

            發布:2025/9/24 12:30:1組卷:126引用:1難度:0.5
          • 2.小明與小芳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溫性能的好壞,兩人設計并做了這樣的實驗,他們用這兩種材料分別包著裝有熱水的密閉燒瓶,讓它們自然冷卻,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定時測量兩燒瓶中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1)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還應考慮影響水溫變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燒瓶相同、環境因素相同、水的體積相同和水的
            相同。
            (2)按照計劃操作,小明與小芳把實驗測得的時間和溫度數據記錄在表中:
            時間/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組水溫/℃ 90 74 65 60 57 21 20
            棉絮組水溫/℃ 90 70 55 33 20 20
            分析實驗數據可知:他們實驗時的室內溫度是
            ℃。由表中數據能看出,在這兩種材料中,保溫效果比較好的是

            (3)除了采用在相同時間內觀察水降低的溫度來比較這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外,根據表中數據,你還可以采用:
            的方法比較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
            (4)已知水溫下降的特點:溫度較高時,水溫下降得較
            (填“快”或“慢”)。

            發布:2025/9/24 16:0:1組卷:6引用:1難度:0.4
          • 3.小亮在生活中發現,燒開一壺水要比燒開半壺水,需要更多的燃氣,因此可以根據實際需求燒適量的水,能節約能源。針對這一現象,提出的下列問題中,其中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發布:2025/9/24 16:0:1組卷:92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2.0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